扫清血压健康路上的五大路障

时间:2009-07-30 |来源:三九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在漫长的血压达标路途上,许多患者总会遇到重重阻碍:出血性脑卒中究竟该快速降压还是稳妥以待之?24小时内测出的血压数值竟然也会忽上忽下,这又是怎么回事?

  最新的优质降压达标新理念是:降压效果 持久性 平稳性 ……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要缓慢、持久、平稳降压的原则,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达标究竟该立竿见影还是平稳进行,这需要分型处理。而降压目标值的界定,则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再最后敲定。我们特别为你搜索了血压优质达标的5点注意事项,扫清这些“路障”,才可以让你在降压“持久战”中所向披靡,越战越勇。

  路障一 达标数值 目标值不能千篇一律

  关于降压治疗的目标值,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患者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由于不同人群的疾病进程、危险因子、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尤其是危险因子的“叠加效应”对某类人群的血压达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血压的达标标准并没有一个恒定的数值。比如对于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而言,尿蛋白不同的人群,其血压达标的标准各不相同。若尿蛋白排泄正常即小于1克/24小时,建议在不影响肾脏血液灌注的前提下,可将血压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若尿蛋白超过1克/24小时,则表明已经存在肾功能损害。这时血压的达标值要求是125/75毫米汞柱,甚至更低。同样,降压药物要尽量选用起效较为缓慢的长效制剂,且注意监测肾功能变化。

  路障二 卒中降压 卒中降压也须分型处理

  我们知道,一般主张将既往有脑血管病史患者的血压降低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甚至更低。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特点,对于不同发病期的脑卒中患者,以及不同卒中类型的患者,其降压要求各不相同。

  脑卒中急性期:脑卒中急性期的降压治疗应更加谨慎。在急性脑卒中发病一周以内,血浆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水平明显升高,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脑缺氧、疼痛及精神紧张等,并由此引起反射性血压升高。如果在这一阶段过多地降低血压,有可能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不利于病情恢复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除非血压严重升高(即超过180/105毫米汞柱),否则应暂时停用降压药物。一般认为,急性脑梗死发病一周以内时,血压维持在160-180/90-105毫米汞柱之间最为适宜。如血压严重升高,应选用一些作用温和的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缓慢的降低。

  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相比,出血性脑卒中的降压治疗更为复杂:血压过高会导致再次出血或活动性出血,血压过低又会加重脑缺血。对这类患者,现认为将血压维持在脑出血前水平或略高更为稳妥。血压过高时,可在降低颅内压的前提下慎重选用一些作用较为平和的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缓慢的降低。一般建议两小时内血压降低不多于25%。血压降低过快、过多均可能会对病情造成不利影响。急性脑出血时血压维持在150-160/90-100毫米汞柱为宜。

  卒中恢复阶段:无论脑出血还是脑梗死,一旦病情恢复稳定,均应逐步恢复降压治疗,并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路障三 老人降压 老人血压并非越低越好

  血压是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值一般应为140-150/90毫米汞柱,而不建议突然降压至过低。若一味强求,反而会弄巧成拙,不利于健康。

  首先,老年人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血管老化。而老年人对长期高血压,已产生适应性变化。如若突然降压过快、过低,反而会导致局部组织血流灌注不足,甚至可能会增加脑缺血的风险。因此,如果在降压过程中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症状就需要考虑是否有脑供血不足的可能性,再决定是否继续降压。

  此外,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当舒张压小于70毫米汞柱时,血压越低病死率反而越高。另外,对于已有心、脑、肾、下肢严重病损的高血压老人,也应宜酌情将血压控制目标值上调到收缩压140-160毫米汞柱,以确保不出现低灌注症状。

  路障四 时间峰谷 摸准“双峰一谷”变化曲线

  在测量血压时时,你是否也曾被忽上忽下的血压曲线“忽悠”?你知道血压“双峰一谷”的变化特点吗?一般来说,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在一天24小时内均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昼夜周期生理节律。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24小时血压改变表现为一个“双峰一谷”曲线,即夜间血压水平较低,清晨觉醒后血压迅速增高,于10-12时达到峰值;此后血压逐渐降低。但日间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夜间血压进一步下降,于凌晨3-5时达到谷值。因此,在测量血压时应注意这个曲线特点。

  路障五 个体特质 联合用药推敲个体规律

  都说控制血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达标数值也并非千篇一律。有效降压的方法也并不局限于一种,而是应根据个体规律把握用药原则。一般对于轻型高血压,首先选择单一药物,如果单一药物效果不佳时可选择联合用药方案,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根据药理学的原理进行选择联合治疗,根据个体特征选择最佳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般来说,联合治疗有两种方法:处方联合用药和固定复方制剂。如果医生在处方的时候建议将两种以上的药物一起使用,这是处方联合用药。而固定配方的复方降压药物本身就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组成。一般来说,固定配方的联合降压方案在设计时严格从药理学出发,考虑到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尽量使各种不良作用相互抵消或至少不重叠相加。因此,这类联合治疗药物所引起的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较低。避免了患者自行叠加使用药物所产生的随意性和不安全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任何降压药物在使用前应遵循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