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药品大全
    • 本草纲目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酒方大全
    • 验方大全
    • 民间偏方

    中草药搜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狗肉

    狗肉
    (《别录》)

    【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肉。

    【动物形态】狗(《左传》),又名:犬(《左传》),黄耳(崔豹《古今注》),地羊(《纲目》),家犬(《医林纂要》)。
    小型家畜,体形大小和毛色,随品种而异。通常颜面部向前突出成口吻,吻长而尖。口有深裂,齿常外露;舌长而薄,表面平滑。耳短,直立或稍下垂,能自由转动。四肢矫健,前肢5趾,后肢4趾,具爪,爪不能伸缩。趾行性。雌体有乳头4~5对,1对在胸部,其余分列于腹壁两侧。尾大多向上卷曲,有丛毛或只具短毛。狗的视觉、听觉、嗅觉均极灵敏。
    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本动物的毛(狗毛)、骨(狗骨)、头骨(狗头骨)、齿(狗齿)、蹄(狗蹄)、脑(狗脑)、心(狗心)、肝(狗肝)、胆(狗胆)、肾(狗肾)、血(狗血)、唾液(狗涎)、乳汁(狗乳汁)、胃结石(狗宝)以及雄性黄狗的外生殖器(牡狗阴茎)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狗肉的一般化学组成,与其它兽肉类似,但因情况之不同,变化亦颇大。狗肉(以氮的克数计)含嘌呤类0.027%,肌肽0.109%。新鲜狗肉含肌酸0.266~0.472%。又含固形物25.2%,水分74.8%,钾0.325%,钠0.049%,氯0.028%。

    【性味】咸,温。

    ①《别录》:"味咸酸,温。"

    ②《日用本草》:"咸酸,平。"

    ③《医学入门》:"咸酸,有毒。"

    【归经】入脾、胃、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命门。"

    ②《本草求真》:"入脾、胃、肾。"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温肾助阳。治脾肾气虚,胸腹胀满,鼓胀,浮肿,腰膝软弱,寒疟,败疮久不收敛。

    ①《别录》:"主安五藏,补绝伤。"

    ②孟诜:"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

    ③《日华子本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

    ④《本经逢原》:"治败疮稀水不敛。"

    ⑤《医林纂要》:"补肺气,固肾气,壮营卫,强腰膝。"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

    【宜忌】热病后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有当陆,勿食犬肉。"

    ②《纲目》:"热病后食之,杀人。"

    ③《本草经疏》:"发热动火,生痰发渴,凡病人阴虚内热,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天行病后尤为大忌,治痢亦非所宜。"

    ④《本草备要》:"畏杏仁。恶蒜。"

    【选方】①治脾胃冷弱,肠中积冷,胀满刺痛:肥狗肉半斤,以米、盐、豉等煮粥,频吃一、二顿。(《食医心镜》

    ②治气水鼓胀浮肿:狗肉一斤,细切,和米煮粥,空腹吃,作羹徘吃亦佳。(《食医心镜》)

    ③治虚寒疟疾:黄狗肉煮徘,入五味食之。(《纲目》)

    ④治痔漏:熟狗肉蘸蓝汁,空心食。(《世医得效方》)

    【名家论述】《纲目》:"脾胃属土,喜暖恶寒。犬性温暖。能治脾胃虚寒之疾,脾胃温和,而腰肾受?矣。若素常气壮多火之人,则宜忌之。"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6-2011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三九中医药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