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药品大全
    • 本草纲目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酒方大全
    • 验方大全
    • 民间偏方

    中草药搜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含羞草

    【中文名】含羞草(《岭南采药录》)

    【类别】全草类

    【异名】知羞草(《南越笔记》),怕羞草(《生草药性备要》),喝呼草(《广西通志》),怕丑草(《广州植物志》),望江南(《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含羞草
    直立或羹生或攀援半灌木,高可达1米,有散生利刺及无数倒生刺毛。羽片通常4枚,掌状排列;小叶多数,触之即闭合而下垂,矩圆形,长8~13毫米,先端短尖,有散生刺毛,无柄。头状花序具长柄,单生或2~3个生于叶腋,直径约1厘米;花淡红色,极多;萼钟形,短齿裂;花冠下部合生,上部4裂,三角形,雄蕊4,花丝长,伸出;子房有短柄,花柱丝状,柱头顶生。荚果扁平,稍外弯,多数,长1~2厘米,顶端有喙,有3~5节,每节有1种子,成熟时节脱落,只剩下具有刺毛的荚缘:种子阔卵形。花期8月。
    生于山坡、路旁、潮湿地,或栽培。分布华东、华南、西南。

    本植物的根(含羞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另含含羞草碱、含羞草碱o-β-D-葡萄糖甙。叶含类似肌凝蛋白的收缩性蛋白质。种子含油约17%,性质类似大豆油,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0.4%、亚浊酸51%、油酸31%、棕榈酸8.7%和硬脂酸8.9%,另含不皂化物质2.5%,主要为甾醇。

    【药理作用】含含羞草碱之植物,马、驴等动物食之可致脱毛。含羞草碱可看作一种毒性氨基酸,结构与酪氨酸相似,其毒性作用乃由于抑制了利用酪氨酸的酶系统,或代替了某些重要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的地位所致。饲料中含0.5~1.0%的含羞草碱即可使大鼠或小鼠生长停滞、脱发、白内障。人食入含有此碱之植物,可致头发突然脱落。它能轻度抑制碱性磷酸酶,对含金属的酶系统抑制不显著。其低铁复合物毒性远较为小。酪氨酸大量可拮抗含羞草碱对大鼠生长的抑制作用。

    【性味】甘,寒,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寒,有小毒。"

    ③《实用中草药》:"性微寒,味微苦。"

    【功用主治】清热,安神,消积,解毒。治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

    ①《生草药性备要》:"止痛消肿。"

    ②《本草求原》:"敷疮,"

    ③《岭南采药录》:"治眼热作痛。"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肝火,治小儿疳积,肝火上亢,外治疮疡作痛。"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安神镇静。"

    ⑥《实用中草药》:"清热利湿。治深部脓肿,肠炎,胃炎,疝气,小儿疳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神经衰弱,失眠:含羞草一至二两(干品)。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带状疱疹:含羞草鲜叶捣烂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6-2011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三九中医药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