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药品大全
    • 本草纲目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酒方大全
    • 验方大全
    • 民间偏方

    中草药搜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荭草

    荭草
    (《别录》)

    【异名】游龙(《诗经》),茏古(《尔雅》),红草(《尔雅?郭璞注》),天蓼、石龙(《别录》),茏鼓(《唐本草》),水荭、大蓼(《本草拾遗》),荭蓼(《汉英韵府》),大毛蓼(《植物学大辞典》),东方蓼(《中国药植志》),水蓬稞(《东北药植志》),九节龙、大接骨、果麻、追风草(《湖南药物志》),八字蓼、捣花、辣蓼、丹药头(《闽东本草》),家蓼、水红花(《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蓼科植物红蓼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红蓼
    一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中空,有节,多分枝,遍体密被粗长毛。叶大,互生,广卵形或卵形,长10~20厘米,宽6~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浑圆或稍为心形,全缘呈浅波状,叶柄长;托鞘膜质,被毛,顶端常扩大而成一广展或外反的小片。圆锥花序顶生,长2~8厘米,稍下垂,被柔毛;苞片鞘状,外面有长毛,内面无毛,广卵形;花白色或粉红色,花被5裂,椭圆形,无毛;雄蕊7~8,稍伸出花外;子房稍圆形扁平状,花柱2裂。瘦果扁平,略呈圆形,两面中部微凹,褐黑色,有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于路边和水边湿地。分布几遍全国,也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序(荭草花)、果实(水红花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晚秋霜后,连根挖取,洗净,根、茎切成小段,晒干;叶置通风处阴干,贮放干燥处。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荭草素和荭草甙,叶绿醌。此外,本品还含β-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茎、叶的水溶性提取物对蛙、小鼠有抑制作用,对蛙、兔的离体心脏也有抑制作用,且不被阿托品拮抗,对蛙心之抑制可用麻黄碱及氯化钙拮抗之。对蛙下肢血管及兔耳血管皆有明显的收缩作用,能使犬的血压短暂的升高。对离体兔肠无作用,对在位子宫(麻醉或不麻醉家兔)有兴奋作用。

    【性味】辛,凉,有毒。

    ①《别录》:"辛,有毒。"

    ②《新疆中草药手册):"性微寒,有微毒。"

    【功用主治】治风湿性关节炎,疟疾,疝气,脚气,疮肿。

    ①《别录》:"主恶疮,去痹气。"

    ②《唐本草》:"除恶疮肿,脚气,煮浓汁渍之。"

    ③《植物学大辞典》:"治疝气。"

    ④《国药提要》:"去疟,医毒虫咬伤。"

    ⑤《新疆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淋洗。

    【选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东方蓼全草一两。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②生肌肉:水荭花根煎汤淋洗,仍以其叶晒干研末,撒疮上,每日一次,(《谈?翁试验方》)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6-2011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三九中医药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