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药品大全
    • 本草纲目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酒方大全
    • 验方大全
    • 民间偏方

    中草药搜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橘叶

    橘叶
    (《纲目》)

    【异名】橘子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叶。植物详"橘"条。

    【采集】全年可采,以12月至翌年2月间采者为佳,采后阴干或晒干。

    【药材】干燥叶多卷缩,平展后呈菱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2~4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光滑,对光可照见众多的透明小腺点。质厚,硬而脆,易碎裂。气香,味苦。

    【化学成分】温州蜜橘的叶中含维生素c151毫克%:另含多种碳水化物,如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等,其含量在开花时较高,果实成熟时渐减少,采摘后又增多。

    各种橘叶均含挥发油。

    【性味】苦辛,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苦辛。"

    ②《纲目》:"苦,平,无毒。"

    【归经】朱震亨:"入足厥阴肝经气分。"

    【功用主治】疏肝,行气,化痰,消肿毒。治胁痛,乳痈,肺痈,咳嗽,胸膈痞满,疝气。

    ①朱震亨:"导胸脯逆气,行肝气,消肿散毒,乳痈胁痛,用之行经。"

    ②《滇南本草》:"行气消痰,降肝气。治咳嗽,疝气等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2~4两);或捣汁。

    【选方】①治咳嗽:橘子叶(著蜜于背上,火焙干),水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肺痈:绿橘叶(洗),捣绞汁一盏服之,吐出脓血愈。(《经验良方》)

    ③治伤寒胸膈痞满:橘叶捣烂和面熨。(《本经逢原》)

    ④治疝气:橘子叶十个,荔枝核五个(焙)。水煎服。(《滇南本草》)

    ⑤治水肿:鲜橘叶一大握。煎甜酒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⑥治气痛、气胀:橘叶捣烂,炒热外包,或煎服。(《重庆草药》)

    ⑦杀蛔虫,蛲虫:鲜橘叶四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橘叶,古今方书不载,能散阳明、厥阴经滞气,妇人妒乳、内外吹、乳岩、乳痈,用之皆效,以诸证皆二经所生之病也。"

    ②《本草汇言》:"橘叶,疏肝、散逆气、定胁痛之药也。按丹溪言。此药共味苦涩,其气辛香,共性温散。凡病血结气结,痰涎火逆,病为胁痛,为乳痈,为脚气,为肿毒,为胸膈逆气等疾,或捣汁饮,或取渣敷贴,无不应手获效。"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6-2011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三九中医药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