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药品大全
    • 本草纲目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酒方大全
    • 验方大全
    • 民间偏方

    中草药搜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苹

    苹
    (《吴普本草》)

    【异名】宾草(《山海经》),大萍(陶弘景),戚菜(《本草拾遗》),四叶菜(《卮言》),田字草、破铜钱(《纲目》),四眼菜(《分类草药性》),四叶草(《天宝本草》),夜合草(《广州植物志》),水对菜(《陆川本草》),夜关门(《重庆草药》),水草头、水金花头、野连菜、十字草、夜里串、夜爬山(《上海常用中草药》),水羚羊、四瓣莲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水浮钱、四蝶草、四面金钱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苹科植物苹的全草。

    【植物形态】苹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泥中,细长而柔软,不实叶具长柄,长7~20厘米,叶柄顶端有小叶4片,十字形,对生,薄纸质;小叶倒三角形,长与宽1~3厘米,先端浑圆,全缘,叶脉叉状,下面淡褐色,有腺状鳞片。孢子果斜卵形或圆形,长2~4毫米,被毛,于叶柄基部侧出,通常2、3个丛集,柄长1厘米以下,基部多少毗连;果内有孢子囊群约15个,每个孢子囊群具有少数大孢子囊,其周围有数个小孢子囊。孢子期:夏秋。
    生于静止浅水里。常见于水池或稻田中。温带及亚热带均有分布。

    【采集】春、夏、秋均可采收。

    【性味】甘,寒。

    ①《纲目》:"甘,寒滑,无毒。"

    ②《食物本草汇纂》:"味辛酸,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滑。"

    【功用主治】清热,利水,解毒,止血。治风热目赤,肾炎,肝炎,疟疾,消渴,吐血,衄血,热淋,尿血,痈疮,瘰疬。

    ①《本草拾遗》:"捣绞取汁饮,主蛇咬毒入腹,亦可敷热疮。"

    ②《医林纂要》:"除烦,解热,消痰,行水。"

    ③《分类草药性》:"治妇女红崩白带,月经不调,退火消肿。"

    ④《天宝本草》:"清心解热,去火毒。治螬疳,敷疮,拨云散雾。"

    ⑤《陆川本草》:"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血热。"

    ⑥《南宁市药物志》:"治热淋。"

    ⑦《四川中药志》:"治火眼红肿,牙龈疼痛,热淋尿血,除瘰疬、痔疮和痈肿。"

    ⑧《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退癀定痛,行气逐瘀。治水肿脚气,热疖疮毒,跌打扭伤,虫螫咬伤及痈疔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大剂量3~5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风火赤眼,肾炎、水气脚肿、肝炎:田字草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疟疾:鲜田字草三至五两。发作前三小时水煎服;或用鲜全草揉细,发作前数小时塞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消渴:苹(暴干),栝楼等分。以人乳为丸。(《本草拾遗》)

    ④治吐血:鲜田字草二两,鸭肝一只。共捣烂,开水烫热顿服。(《陆川本草》)

    ⑤治热疮,肿毒:鲜苹叶一握。洗净并捣匀,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妇女阴道红肿:四叶草五两。煎水兑白糖服。(《重庆草药》)

    ⑦治疔疮:鲜田字草捣烂外敷,每日换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毒蛇咬伤:㈠鲜田字草全草适量,加雄黄末三钱,捣敷伤口周围。㈡田字草(鲜全草)二至三两,捣绞汁。冷开水送服,渣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⑨治外伤腰痛:先将鲜苹全草六钱至一两,和醋同炒,然后酌加水煎,温服。(《福建民间草药》)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6-2011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三九中医药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