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药品大全
    • 本草纲目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酒方大全
    • 验方大全
    • 民间偏方

    中草药搜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茄根

    茄根
    (《开宝本草》)

    【异名】茄母(《摘元方》)。

    【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根和茎。植物形态详"茄子"条。

    【采集】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

    【药材】干燥的茎多已切成小段,根为须状,通常弯曲错综,主根不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心为木质部。茎圆柱形或扁压状圆柱形,有分枝,切断的枝条长12~20厘米,表面棕灰色,光滑,除具细密的细纵皱纹外,并散布黄白色的点状皮孔,叶痕半月形,微隆起,每个叶痕上有残存的枝条或枝痕。质轻而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平坦,纤维性,中央有空穴,气微弱。以干燥、无叶者为佳。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药理作用】根的提取物有某些抗菌作用。

    【性味】甘辛,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②《医林纂要》:"辛咸,寒。"

    ③《陆川本草》:"性寒,味甘,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

    ①《开宝本草》:"主冻疮,可煮作汤渍之良。"

    ②《日用本草》:"烧灰敷冻疮穿烂处。"

    ③《滇南本草》:"行肝气,洗皮肤瘙痒之风、游走引风,祛妇人下阴湿痒,阴浊疮。""根、叶,蒸热治瘫痪。"

    ④《纲目》:"散血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阴挺,齿匿,口蕈。"

    ⑤《医林纂要》:"散热消肿,治风痹。"

    ⑥《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瘫痪,洗痔疮。"

    ⑦《天宝本草》:"去下焦湿热,痰火,脚气。"

    ⑧《岭南采药录》:"有收敛性。治赤白下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散剂。外用:煎水洗、捣汁涂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久痢不止:茄根(烧灰)、石榴皮等分。为末。以沙糖水服之。(《简便单方》)

    ②治牙齿龋痛:㈠茄根捣汁,频涂之。㈡陈茄根烧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汤漱过。(《海上名方》)

    ③治牙痛:茄科以马尿浸三日,晒炒为末,每用点牙即落。(《鲍氏小儿方》)

    ④治女阴挺出:茄根烧存性,为末,油调在纸上,卷筒安入内,一日一上。(《乾坤生意》)

    ⑤治夏月趾肿,不能行走者:九月收茄根悬檐下,逐日煎汤洗之。(《简便单方》)

    ⑥治口中生蕈:用醋漱口,以茄母烧灰,飞盐等分,米醋调稀,时时擦之。(《摘元方》)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将茄子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克之糖浆,每次50毫升,日服2~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三疗程。试治68例,近期控制22例,显效21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本药的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较差,对肺部罗音消失不够满意。服药后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肝、肾功能未发现明显的影响。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6-2011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三九中医药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