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药品大全
    • 本草纲目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酒方大全
    • 验方大全
    • 民间偏方

    中草药搜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山扁豆

    山扁豆
    (《救荒本草》)

    【异名】含羞草决明、黄瓜香、梦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挞地沙、细杠木、砂子草(《南宁市药物志》),地柏草(《广东中药》),水皂角(《贵州草药》),假牛柑(《广西中草药》),望江南、疳草、下通草,鱼骨折、红霜石(《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扁豆的全株。

    【植物形态】山扁豆
    亚灌木状草本,高30~45厘米。茎多分枝,分枝瘦长,斜升或四散,多少被有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7.5~10厘米;托叶线形,长尖;小叶25~60对,镰刀状钱形,长3~5毫米,少有8毫米,先端短尖。花梗腋生,。单一或数朵排成短总状花序;萼片5,披针形,先端急尖;花瓣5,黄色,少有长于萼片者;雄蕊10,5长5短,相间而生;雌蕊1,子房线形而扁,花柱内弯,柱头截形。荚果条形,扁平,长2.5~5厘米;宽约5毫米,疏被毛。种子16~25粒,深褐色,平滑、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林下山坡间及田野、路旁。分布华北,南延至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种子(山扁豆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收全株,晒干或焙干。

    【药材】干燥的全株。根细长,须根发达,外表棕褐色,质硬,不易折断。茎多分枝,呈黄褐色或棕褐色,被短柔毛。叶卷曲,下部的叶多脱落,黄棕色至灰绿色,质脆易碎;托叶锥尖。气微,味淡。以叶多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甘,平。

    ①《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②《广西中草药》:"甘淡,平。"

    【功用主治】清肝利湿,散瘀化积。治湿热黄疸,暑热吐泻,水肿,劳伤积瘀,小儿疳积,疗疮痈肿。

    ①《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消食,生津。治疳积,止烦渴。"

    ②《广东中药》:"治劳伤积瘀,内伤咳嗽。"

    ③《贵州草药,:"清热消肿,利水通淋。"

    ④《广东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积。治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大剂量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黄疸病:水皂角二两,地星宿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暑热叶泻:山扁豆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水肿和淋症:水皂角、锐蓄各一两,煨水服。

    ④治小儿疳积:水皂角、水杨梅、菜油各五钱,红牛膝二钱,蒸小母鸡一只吃。

    ⑤治夜盲:水皂角二两、菊花三钱,炖猪蹄一对吃。

    ⑥治肩疮:水皂角叶、水冬瓜叶各适量,捣绒,外敷患处。(③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⑦治疔疮:山扁豆鲜叶适量,捣烂,加盐少许,拌和外敷。

    ⑧治痈肿:山扁豆叶,研细末,用蜂蜜或鸡蛋白调敷。

    ⑨治肺痈(吐臭痰):山扁豆鲜全草四两,用瘦猪肉四两煮汤,以汤煎药服。

    ⑩治漆疮:山扁豆全草适量,水煎洗。(⑦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6-2011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三九中医药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