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药品大全
    • 本草纲目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酒方大全
    • 验方大全
    • 民间偏方

    中草药搜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鳝鱼

    鳝鱼
    (《雷公炮炙论》)

    【异名】麋(《山海经》),黄麋(《异苑》),麋鱼(《千金?食治》),海蛇(《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肉或全体。

    【动物形态】黄鳝(徐衷《南方草物状》)
    体细长如蛇,前段圆,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体长24~40厘米。头圆,其高较体高为大。吻端尖,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与口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2鼻孔分离较远,后鼻孔在眼前缘上方,前鼻孔在吻端。左右鳃孔在腹面合而为一,呈"V"字形。鳃膜连于鳃峡。体润滑无鳞。无偶鳍,背鳍和臀鳍均退化,仅留低下的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尾鳍尖细。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黑色小斑点,腹部灰白色。
    栖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白昼喜藏于泥质水底的洞穴中,或堤岸石隙中,夜出觅食,以昆虫、蛙类、小鱼等动物为食。产卵期6~8月。分布很广,除西北、西南外,全国各地均有。

    本动物的皮(鳝鱼皮)、骨(鳝鱼骨)、血(鳝鱼血)、头(鳝鱼头)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质18.8克,脂肪0.9克,灰分1克,钙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

    【性味】甘,温。

    ①《别录》:"味甘,大温,无毒。"

    ②《千金?食治》:"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温,有微毒。"

    【归经】入肝、脾、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肾二经。"

    ③《本草求真》:"入肝、肾。"

    【功用主治】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治痨伤,风寒湿痹,产后淋沥,下痢脓血,痔瘘,臁疮。

    ①《别录》:"主补中益血,疗沈唇。"

    ②《千金?食治》:"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

    ③孟诜:"补五藏,逐十二风邪。治风湿。"

    ④《本草拾遗》:"主湿痹气,补虚损,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

    ⑤《本草衍义补遗》:"善补气。"

    ⑥《滇南本草》:"治痨伤,添精益髓,壮筋骨。"

    ⑦《本草蒙筌》:"去狐臭。"

    ⑧《纲目》:"专贴一切冷漏、痔瘘、臁疮。"

    ⑨《本草汇》:"治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捣肉为丸或焙研为散。外用:剖片敷贴。

    【宜忌】①《别录》:"时行病起,食之多复。"

    ②《本草经疏》:"凡病属虚热者不宜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时病前后,疟、痢、胀满诸病均大忌。"

    【选方】①增力气:熊筋、虎骨、当归、人参等分。为末,酒蒸大鳝鱼,取肉捣烂为丸。每日空腹酒下两许。(《本经逢原》大力丸)

    ②治久痢虚症,便脓血:黄鳝鱼一条,红糖三钱(炒)。将鳝鱼去肚杂,以新瓦焙枯,和糖研末,开水吞服。(《云南中医验方》)

    ③治内痔出血:鳝鱼煮食。(《便民食疗》)

    【名家论述】《本草经疏》:"鳝鱼,甘温具足,所以能补中益血。甘温能通经脉,疗风邪,故又主疗沈唇,及今人用之以治口眼歪斜也。"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6-2011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三九中医药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