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鳐鱼
(《本草拾遗》)
【异名】鳐(《吕氏春秋》),飞鱼(《本草拾遗》)。
【来源】为飞鱼科动物燕鳐鱼的肉。
【动物形态】燕鳐鱼
体略呈长椭圆形,背部及腹部颇宽,两侧较平,至尾部渐细.体长约30厘米左右。头颇短,背部平坦,两侧向下方倾斜,腹面狭窄。吻短。眼大,侧位而高。鼻孔每侧2个.口小。上下颌约等长,具圆锥状细齿.鳞圆形,甚大,其后缘呈波状。侧线位甚低,近腹缘,其后端不达尾鳍基部。背鳍12~14。臀鳍9~10,起点约在背鳍第6鳍条下方,其后端与背鳍最末鳍条相对。胸鳍15~16,宽大而特长,平置时可达臀鳍最末鳍条,可借此滑翔于水面。腹鳍大,平置时可达臀鳍底末端。尾鳍分叉,下叶长于上叶。体背面青黑色,侧下方及腹部银白色,背鳍及臀鳍灰色,胸鳍及尾鳍浅黑色。
常成群游泳于海洋之上层。能跃出水面,在1米左右的水面上空滑翔,滑行距离可至数十米甚至百米以上。产卵期5~7月。分布我国沿梅一带。
【性味】《纲目》:"甘酸,无毒。"
【功用主治】①《本草拾遗》:"令易产,临时烧为黑末,酒下一钱匕。"
②《纲目》:"已狂已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