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药品大全
    • 本草纲目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酒方大全
    • 验方大全
    • 民间偏方

    中草药搜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芋头

    芋头
    (《本草衍义》)

    【异名】蹲鸱(《史记》),芋魁(《汉书》),芋根(《汉书》颜师古注),土芝(《别录》),芋奶(《种芋法》),芋艿(《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

    【植物形态】芋
    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卵形至长椭圆形的块茎,褐色,具纤毛。叶基生,常4~6片簇生;叶身阔大,质厚,卵状广椭圆形,长约30~50厘米,全缘,带波状,先端短而锐尖,基部耳形,耳片钝头,仅末端圆,叶面绿色,平滑,具防水性;叶柄肉质,长而肥厚,绿色或淡绿紫色,基部呈鞘状。花茎1~4枚,自叶鞘基部抽出,各生1内穗花序,顾次开放,长约30厘米。佛焰苞长约20厘米,淡黄色。肉穗花序在苞内呈椭圆形,短于佛焰苞,具短附属体;上部生多数黄色雄花,占花穗之半,下部生绿色雌花,约占花穗的1/4,中性花位于中部,亦占花穗的1/4。花期8月。
    我国南方及华北各省,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叶(芋叶)、叶柄(芋梗)、花(芋头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8~9月间采挖,去净须根及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其中间母根(块茎)俗称芋头,旁生小者为芋子.

    【化学成分】块茎含蛋白质1.75~2.3%、淀粉69.6~73.7%、灰分1.17~1.68%、脂类0.47~0.68%、钙0.059~0.169%、磷0.113一O.274%、铁0.0042~0.0050%,维生素C和A的含量甚少,但含维生紊B、B2(即核黄素)较多。

    【性味】甘辛,平。

    ①《别录》:"辛,平,有毒。"

    ②陶弘景:"生则有毒,性滑。"

    ③《日华子本草》:"冷。"

    ④《滇南本草》:"味甘麻。"

    【归经】《本草求真》:"入肠、胃。"

    【功用主治】消疬散结,治瘰疬,肿毒,腹中癖决,牛皮癣,汤火伤。

    ①《别录》:"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

    ②《唐本草》:"蒸煮冷啖,疗热止渴。"

    ③孟诜:"浴去身上浮风,慎风半日。"

    ④《本草拾遗》:"吞之开胃,通肠闭,产后煮食之破血,饮其汁,止血、渴。"

    ⑤《日华子本草》:"破宿血,去死肌。和鱼煮,甚下气,调中补虚。"

    ⑥《滇南本草》:"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

    ⑦《医林纂要》:"行水。"

    ⑧《本草求原》:"止泻。"

    ⑨《随息居饮食谱》:"生嚼治绞肠痧,捣涂痈疡初起,丸服散瘰疬。"

    ⑩《岭南采药录》:"以此煮粥,研末和粥食之,能治小儿连珠疬及虚疬,大人亦合,并可免一切疥疮。"

    ⑾《中国药植图鉴》:"调以胡麻油,敷治火伤,开水烫伤;用芋片不断摩擦疣部,可除去。"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①陶弘景:"生则有毒,莶不可食。"

    ②《千金?食治》:"不可多食,动宿冷。"

    ③《本草衍义》:"多食滞气困脾。"

    【选方】①治瘰疬不论已溃未溃:香梗芋艿(拣大者)不拘多少。切片,晒干,研细末,用陈海蜇漂淡。大荸荠煎汤泛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陈海蜇皮、荸荠煎汤送下。(《中国医学大辞典》芋艿丸)

    ②治癣气生芋一斤,压破、酒渍二七日,空腹一杯。(《独行方》)

    ③治诸疮因风致肿:烧白芋灰,温汤和之,厚三分,敷疮上。干即易,不过五度。(《千金方》)

    ④治头上软疖:大芋捣敷,即干。(《简便单方》)

    ⑤治牛皮癣:大芋头、生大蒜。共捣烂,敷患处。

    ⑥治筋骨痛,无名肿毒,蛇头指,蛇虫伤:芋头磨麻油搽,未破者用醋磨涂患处。

    ⑦治便血日久:芋根四钱,水煎服,白痢兑白糖,红痢兑红糖。(⑤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6-2011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三九中医药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