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药品大全
    • 本草纲目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酒方大全
    • 验方大全
    • 民间偏方

    中草药搜索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地牯牛

    地牯牛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砂?子、倒行狗子、睡虫(《本草拾遗》),沙谷牛(《生草药性备要》),沙牛(《本草求原》),蚁狮(《动物学大辞典》),砂牛虫(《陆川本草》),金沙牛(《生草药手册》),地拱(《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的幼虫。

    【动物形态】蛟蜻蛉,又名:蚁蛉。
    体细长,略似蜻蛉。长约4厘米,黑褐色。头部有大的复眼1对,无单眼;触角1对,呈棍棒状,黑色;口器适于咀嚼。前胸能活动,胸背部有翅2对,膜质,翅脉网状;前翅透明,翅脉黑褐色;四翅均有卵形的白色缘纹。胸足3对。腹部细长。幼虫形似蜘蛛,体长约18毫米,体上有黑褐色花纹;头、胸较小,口器咀嚼式,有钳状的颚;无翅,胸足5对,腹部较大。全身有较多的毛。

    成虫生活于草丛中,多于黄昏时飞行,有趋光性。幼虫常居于岩穴下、屋榆下之干燥的砂地上,营盆状的穴,潜伏于穴底,待小昆虫堕入穴中,即行捕食。堕入之昆虫,以蚁为多,故有蚁狮之称。

    【采集】全年均可捕得。捕捉后杀死晾干备用。

    【性味】辛咸,温,有毒。

    ①《本草拾遗》:"有毒。"

    ②《陆川本草》:"平,淡。"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咸,有毒。"

    【功用主治】治砂淋,疟疾,疔疮,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窃,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

    ②《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

    ④《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

    ⑤《四川中药志》:"治瘴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捣烂敷。

    【选方】①治疟疾:地枯牛十一个。兑酒吞服,在发疟疾前半小时服一次。慢性疟疾,得服一星期。

    ②治小儿疟疾:地枯牛七个。炒香为末,开水吞下。

    ③治疔毒:地枯牛七个。以六个捣绒敷疔顶,另一个不捣放疔头上,用布包好。(①方以下出《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④治瘰疬破烂:沙谷牛合硼砂、冰片少许,捶烂敷疮,用膏药盖之。(《生草药性备要》)

    ⑤治竹木刺及铁沙入肉不出:地枯牛配南瓜瓤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6-2011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三九中医药网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