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不正 常 |
||||
作者:萧言生 |
||||
风调雨顺〈肝舒肾强〉月经准 月经没有规律,要么提前,要么推后,经量也是时多时少,平时腰酸腿软,走路没力气,而且来月经前乳房胀痛,心烦,看什么都不顺眼,动不动就发脾气,睡觉也不踏实。 这是肝郁肾虚,导致冲任失调。 五行中,肝为肾之子。“儿子”闷闷不乐,肾这个做“母亲”的哪有不挂念照料的,免不了操劳过度,耽误工作。而“经水出诸肾”,肾是月经的总调度员,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都是有规矩的。肾不能正常工作了,那月经的周期也就乱了,或提早或推后,时而多时而少。腰为肾之府,肾虚所以腰疼。肾主骨,肾虚骨头就要发软。至于乳房胀痛,心烦等等都是肝郁的表现。 解决方法首先是疏肝之郁,“儿子”病好了,“母亲”就能安心工作了。这时,我们要用的穴位是太冲和期门。 太冲,肝经原穴,脚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脚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消“气”解郁的作用不再赘述。 期门,是肝经的募穴,象是肝的幕僚之宾,是替肝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的,它在乳头正下方,第六肋骨下的缝隙里,跟胸骨最下端相平。我有个患者朋友知道期门穴的功用后,每天都很虔诚地坚持按,觉得越疼就代表越有效,用的力道很大,结果几天后,穴位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所以大家要注意,这儿肌肉比较薄,按的时候不要太用力。〈站长补充:乳头所在位置是第4、第5肋骨之间,所以往下再跳两肋到第6、第7肋骨间,就是期门穴了。〉 剩下的就是把“冲任失调”给调过来,让它变正常。要使用的穴位是关元和三阴交。关元是任脉的穴位,又与足三阴经交会,可以一穴多调。 刺激方法:每天下午3~5点先按两侧太冲3分钟,再按揉两侧期门2分钟,三阴交穴最少2分钟,然后躺平,手指点按关元1分钟,最后把手掌心放在关元穴,注意力集中于此,做20次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凸起,吐气时凹陷。月经来前5~7天前做为最佳,一定要坚持下去。 饮食注意:戒掉冷饮、西瓜等一切寒凉之物。
月经提前怎么办 月经提前了一个星期,血很稀,颜色淡,常感觉疲乏,饭后胃胀。 这是脾气虚造成的。脾主管血液在血管中有序地运行,如果脾的功能下降,不能很好地约束血液,月经就会提前。《素问·奇病论》中说:“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如果把胃比喻成将军,每天和食物作战,那么脾就是它的军师,就是说食物进入胃后,要靠脾的运化功能辅助,食物才能被消化,人体才能吸收营养。胃离开了脾的协助打起仗来就没有胜算了,会消化不良,吃的食物堆积在胃里,让人觉得胃胀。人体吸收不到充足的营养,气血就会亏虚,所以经血色淡而质稀。 这就要求助血海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血海,顾名思义,主要治疗与血有关病证,可以健脾益气,调理血脉。脾的功能恢复了,血气理顺了,月经自然就规律了。 血海穴在膝关节内上方。膝盖弯曲,以手掌覆住膝盖,手指向上〈头的方同〉,自然张开,大拇指下即是血海穴。用大拇指按揉,力量稍微大一些,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三阴交,脾经穴位,并与肝、肾二经交会,既可以健脾,又可以调理肝肾,从而调节月经,因为这三个脏腑都和月经有著密切的联系。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脚踝往上3寸,也就是4横指。用大拇指按抹,注意这儿肌肉少,力量不用太大,有酸疼的感觉就可以了。 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又是胃之下合穴,“合治内府”,所以对跟胃有关的问题都能解决。《内经》中有“胃病者,腹胀...饮食不下,取之三里也”之说,可以治疗胃胀、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等胃部病症。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弯腿的时候,把四指并拢放在膝盖下,小腿骨外侧一横指即是。用大拇指按揉,力量稍大,必须有酸胀、发热的感觉才行。 操作方法:从月经前7天开始直到月经结束,每天睡前按揉上三穴各2分钟。 饮食建议:少吃油腻、粘腻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这些都会给脾胃造成负担。另外,平时爱吃甜食的朋友要控制自己尽量少吃,因为过食甜食易伤脾。
经期很短怎么办 月经十多天一次,经量少,色淡,有时头晕,耳朵嗡嗡响,腰腿常感酸软无力。 这是肾虚造成的。中医认为,肾是人身之根本,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肾是人体的储藏库,人身体里最精华的物质都由它来保管,肾要是虚了,就意味著精华物质减少,全身的阴阳气血都会不足,导致生理功能失调,月经提前。气血不足,所以经量少,颜色淡。气血无力上达头部,造成头晕耳鸣。“腰者,肾之府也”,肾位于腰部,肾虚直接影响到腰;“肾主骨”,骨需要肾中精华物质的滋养,所以肾虚时会感到腰腿酸软。 来看看关元穴、肾俞穴、太溪穴有什么神奇的功效。 关元,从经络上看,它是主管月经的任脉的要穴,又与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经所属脏腑是脾、肝、肾,都与月经密切相关〉,对月经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尤其是虚性的月经。与太溪穴相配,还有补肾益气的作用。关元在前正中在线,肚脐下3寸,也就是四个手指并拢。用左手掌的大鱼际按住穴位,右手与之重迭,逆时针旋转按揉,力量适中。用艾灸也可以达到补的作用。 肾俞是肾的背俞穴。背俞穴位于背部,接近内脏,对脏腑病的治疗作用好。肾俞有很好的补肾作用,可以冶疗肾虚引起的多种病症。它在背部,第二腰椎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个。可以先找到身体两侧髋骨的最高点,它们的联机通过第四腰椎下方,向上数两个突出的骨头就是第二腰椎下。用双手手掌在肾前的部位搓揉,使产生热感。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跟肾脏的原气相通,能调理肾脏的虚实。它在内脚踝后方的凹陷处。用大拇指点按,要用力。 操作方法:月经间期,每天睡前按揉关元穴、两侧太溪穴各2分钟,搓揉两侧肾俞穴部位1分钟。
月经提前,伴有心烦口渴怎么办 月经提前了半个月,经量多,血色深红而粘稠,常感心烦,口干、口渴,喜欢喝冷水,并且便秘。 这是阳盛血热造成的。所谓血热就是血中有热,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据我临床总结,有些人是体质偏热,生来就这样,动不动就上火;有些是因为吃辛辣或温燥的食物过多;还有些则是从外界感受了火热之邪所致。有一句俗话叫“热血沸腾”,血热会造成血液运行加快、不受控制,从而导致月经提前,月经量变多。热灼津液减少,所以血是深红而粘稠的,还会出现口干、口渴,大便也因为缺少水分而排出不畅。喜欢喝冷水是人体自我调节的表现,想要以冷制热、以水制火。血热还会扰动心神,使人感到心烦不宁。 对症的穴位是血海穴、行间穴、地机穴。 血海穴上面已经说过,调血要穴。 行间是肝经的荥穴。“荥主身热”,可以泻肝经或肝脏的热,而肝是贮藏血液的,所以行间可以泻血中之热。它在足大趾和足二趾连接处。用手指点按,力量要大,或者用牙签尖刺激,以达到泻的目的。 地机是脾经的郄穴。阴经的郄穴专治血症,而脾统血,管理血的运行。它在小腿内侧,膝关节内下方可触及一个突起的骨头,它的后下方是阴陵泉穴,地机穴就在阴陵泉穴下三寸。用大指点按,力量以能感受到酸胀为宜。 操作方法:月经间期,每天睡前按揉上三穴各2分钟。 饮食建议: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油腻和高热量的食物〈尤其在月经期间〉,多吃些蔬菜水果,保证机体得到充足的水分供给。蔬菜中所含的纤维物质还有助于大便的排泄。
月经提前,伴有手脚发热怎么办 月经提前一个多星期,量很少,血稠,手脚心发热,口干。 这是阴虚血热引起的。和上一个例子虽同是血热,却有虚和实的不同。上一个是热为主导,而这个是阴虚即阴血的减少引起的虚热,是以阴血的不足为主的,所以月经量很少。手脚心热是阴虚内热的典型表现。 调理的穴位是三阴交穴、然谷穴。 三阴交,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补阴作用好,“水”一多火就减了。 然谷是肾经的荥穴,可以泻热,又能调肾之阴阳。肾是人身之根本,肾的阴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肾的阴阳调和了,全身的阴阳也就调和了。然谷在足内侧缘,内脚踝前下方突起的骨头的下面。用大指点按,酸酸胀胀就说明起效了。 操作方法:月经间期,每天睡前按揉上两穴各2分钟。 饮食建议:多食清淡,少吃辛辣、温燥的食物。 不要熬夜,夜间睡眠正是保养阴液的时候。
月经提前,伴有情绪失控怎么办 月经提前十天,血色很深,粘稠有血块,来月经前乳房和小腹部胀痛,情绪总不好,很烦躁,容易生气。 这是肝郁化热造成的。“怒伤肝”,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被气到,都会影响肝气的调畅,肝气不通就会生热,热迫血行,使血行混乱,造成月经提前。血液被热烧灼而浓缩,所以颜色粘稠甚至出现血块。“不通则痛”,乳房和小腹部的胀痛也是肝气郁结不畅引起的。事物往往都是双向的,“怒伤肝”的同时,肝气的郁结也会反过来影响人的情绪,使人更加急躁易怒。 要求助的是血海穴、太冲穴、行间穴。 调血为主,所以血海穴堪当重任。膝盖弯曲,手掌覆住膝盖,手指向上〈头的方向〉,自然张开,大拇指下即是。 情绪所致,当然要找太冲穴当先锋。它是肝经的原穴,可以疏理肝气,肝气调顺了,既可以使血行顺畅,又可以改善情绪。它在足背大脚趾和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脚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 行间是肝经荥穴,可以调肝气,又能泻热。它在太冲前面,大脚趾和二脚趾连接的地方。从行间一路按揉到太冲,效果更好。经穴同用! 操作方法:月经间期,每天睡前三穴位各按揉2分钟,心情不好时可即时点按两侧太冲穴。 情绪不好时可以找朋友聊聊天,或者找些能让自己放松的事做,排解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这对月经病的治疗很有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