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
||
作者:王焕华 出处:《中华食物养生大全》 |
||
【来源】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 【别名】子姜,老姜,炮姜。 【性味】性温,味辛。 【归经】肺经,胃经,脾经。 【功效】发汗散寒,温中止呕,祛寒痰,解鱼蟹肉蕈毒。 【成分】含挥发油,包括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樟醇、龙脑、壬醛、桉油醚等,又含辣味成分姜辣素、氨基酸、淀粉、黏液,以及钾、镁、锰、锌、硒、铁、铜、磷等。 【食法】作调料,制腌姜、姜糖等。 【食养】适合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全身酸疼、咳嗽吐白色黏痰、鼻塞流涕者食用;适合慢性胃寒病人,包括各种慢性胃炎、遇寒,或食用生冷即发胃痛、胃部怕冷觉寒呕吐清水者食用;适合妇女有寒性痛经,或月经期间遭雨受凉,或经行腹痛、少腹发冷者食用;适合晕车晕船出行前食用;适合烧制鱼、蟹、肉、食用菌时加入食用。若误食生半夏、生南星、生野芋等有毒植物,中其毒后,可食用鲜生姜以解毒。 【食忌】生姜辛辣性温,易助热上火,故阴虚火旺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肺结核低烧盗汗、红斑性狼疮、糖尿病、干燥综合症者勿食;凡内火偏旺,体实热毒者,包括各种炎症性疾病、痈肿疔疮、丹毒流火、目赤,肿痛、肺炎喘咳、肝炎黄疸、痔疮便血、膀胱尿道炎患者,不可多食。 【配伍】感受风寒者,生姜配伍葱白煎水代茶饮;用于虚寒胃痛、寒性痛经,生姜配伍羊肉煨食。 【类比】中医认为鲜生姜、乾姜、炮姜、生姜皮,功用各不相同。鲜生姜辛温,发汗暖胃,逐寒邪;乾姜辛热,温中散寒,除脾胃虚寒;炮姜温经止血;生姜皮可利水消肿。 【按语】生姜是芳香辛辣性健胃食物,又是一种抗衰老食品,因为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在体内产生一种抗衰老物质---过氧化物质歧化酶,能抑制体内脂褐质色素的产生,防止氧化自由基对机体的侵害,起到抗衰老的作用。苏东坡在《东坡杂志》中说,杭州钱塘净慈寺有个和尚,80多岁仍鹤发童颜,自谓服生姜40年,故不老。 【食养提示】 民间有“烂姜不烂味”之说,这是错误而危险的论调。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樟素,这种毒素能使H细胞变性坏死,进而诱发肝细胞癌变。因此,烂生姜不可食用。 【食养秘诀】日本科研人员发现,生姜有防止胆结石的作用,原理是姜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何成而降低胆汁中的黏蛋白含量,达到抑制胆石症的效果,故凡有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者,可经常食用,十分有益。 乾姜 乾姜,即由生姜干燥而成,性味、归经与生姜同。相比之下,生姜偏于发汗散寒,乾姜擅于温中暖胃,生姜走表,乾姜走里。 |
||
作者:夏翔、施杞 出处:《中国食疗大全》 |
||
【科属与学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别名与产地】嫩姜,初生嫩者其尖紫,名紫姜、子姜;宿根名母姜。我国犬部分地区有栽培,主要产于四川、广东、山东、陕西等地。 【功效与性味】辛,温,发汗解表,温中散寒,健胃止呕,解毒。 【临床应用】感冒风寒,胃寒呕吐,中鱼蟹毒所致腹痛、腹泻。
【成分与营养】含挥发油、姜辣素及树脂、淀粉等。挥发油中含姜醇、姜烯、樟烯、水芹烯、龙脑、枸椽醛及桉油醚等。姜辣素为黄色油状液体,具有强烈的辣味,为结晶性姜酮及油状液体烯酮的混合物。 【文献摘要】
【按语】嫩姜多用作日常饮食调料,入药治病多用老姜(乾姜),生姜也可作为外治法的药物,如灸治法可应用生姜,以其灸治可引郁毒外出,也可作为敷剂,借其温散之力以行气血,使气血运行旺盛而驱散邪毒。 姜性味辛热,故凡阴虚内热、目赤失血、盗汗者忌食。 【附录】
|
||
作者:焦树德 出处:《用药心得十讲》 |
||
生姜 生姜味辛性微温,常用于解表发汗、发散风寒的方剂中,以治风寒感冒。可配伍麻黄、荆芥、桂枝、紫苏叶等同用。也可单用生姜一味,切碎,加红糖适量煮汤饮服,治风寒感冒。前人经验中有“行阳分而发表散寒,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的记载,可资参考。 生姜配半夏有明显的和胃止呕作用,并可解半夏毒。生姜也可解南星毒。 生姜与大枣同用,能益脾胃元气,温中祛湿;与白芍同用能制白芍之寒而温经止痛。 生姜汁可化痰止呕,用于治风痰口噤不语,风痰阻滞经络半身不遂等证。这时常配竹沥汁同用。一般用法是:竹沥汁31克兑入生姜汁六七滴,分两次服。 乾姜温中祛寒,温肺化饮;炮姜温经止血;生姜发散风-寒,并能止呕;煨姜治胃寒腹痛,和中止呕,比乾姜而不燥,比生姜而不散。要注意根据病情,分别选用。 生姜皮有行水气、消浮肿的作用,可配冬瓜皮、大腹皮、桑白皮、猪苓、茯苓等同用。 生姜的用量一般为二三片,或3~9克。乾姜、煨姜、炮姜一般用量为1.5~6克,特别情况可用9~12克。生姜皮用量一般为1~4.5克。生姜用量不宜过大,用量太大,可刺激肾脏发灸。
乾姜 乾姜味辛性热。主要功能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能引血分药入血中气分而生血,引附子入肾而祛寒回阳,并能温助心肺阳气。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乾姜配麻黄,可祛除伏于肌腠中的寒邪,我常以麻黄6克配乾姜9~12克,用之效果尚好,未见不良反应。但要注意,必须详细辨证,确诊为寒邪者,方能用之。 薤白辛苦温滑,入心经,通气滞,助胸阳而治胸痹〈心、胸及背疼痛〉。乾姜辛温入脾经,兼入心肺,,助阳而补心气。 炮姜炭偏用于温经止血,偏治小腹、脾肾之寒。乾姜偏用于治胃脘、脐腹、心肺之寒。 用量一般0.9~6克。炮姜炭用0.6~3克。 精血不足及内有热邪者,不宜用本品。 |
||
作者:张锡纯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
||
生姜 将鲜姜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去皮晒干为乾姜;将姜上所生之芽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其当年所生之姜为生姜。是以乾姜为母姜,生姜为子姜,乾姜老而生姜嫩也。为生姜系嫩姜,其味之辛、性之温,皆亚于乾姜,而所具生发之气则优于乾姜,故能透表发汗。 与大枣同用,善和营卫,盖藉大枣之甘缓,不使透表为汗,惟旋转于营卫之间,而营卫遂因之调和也。其辛散之力,善开痰理气,止呕吐,逐除一切外感不正之气。但若用其皮,其温性稍减,又善通利小便。 能解半夏毒及菌蕈诸物毒。食料中少少加之,可为健胃进食之品。孕妇食之,令儿生歧指。疮家食之,致生恶肉,不可不知。
乾姜 乾姜味辛,性热,为补助上焦、中焦阳分之要药。为其味至辛,且具有宣通之力,与厚朴同用,治寒饮杜塞胃脘,饮食不化;与桂枝同用,治寒饮积于胸中,呼吸短气;与黄耆同用,治寒饮渍于肺中,肺痿咳嗽;与五味子同用,治感寒肺气不降,喘逆迫促;与赭石同用,治因寒胃气不降,吐血衄血;与白术同用,治脾寒不能统血,二便下血,或脾胃虚寒,常作泄泻;与甘草同用,能调其辛辣之味,使不刺激,而其温补之力转能悠长。《本经》谓其逐风湿痹,指风湿痹之偏于寒者而言也,而《金匮》治热瘫痛,亦用乾姜,风引汤中与石膏、寒水石并用者是也。此乃取其至辛之味,以开气血之凝滞也。有谓炮黑则性热,能助相火者,不知炮之则味苦,热力即减,且其气轻浮,转不能下达,观后所引陈氏释《本经》之文自明。 陈修园曰:“乾姜气温,禀厥阴风木之气,若温而不烈,则气归平和而属土矣。味辛得阳明燥金之味,若辛而不偏,则金能生水而转润矣,故乾姜为脏寒之要药也。胸中者肺之分也,肺寒则金失下降之性,气壅于胸中而满也;满则气上,所以咳逆上气之证生焉,其主之者辛散温行也。中者土也,土虚则寒,而此能温之;止血者〈多指下血而言,若吐血衄血亦间有因寒者,必与赭石同用方妥〉,以阳虚阴必走,得暖则血自归经也。出汗者,辛温能发散也;逐风湿痹者,治寒邪之留于筋骨也;治肠澼下利者,除寒邪之陷于肠胃也。以上诸主治,皆取其雄烈之用,如孟子所谓刚大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也。生则辛味浑全,故又申言之曰,生者尤良。即《金匮》治肺痿用甘草乾姜汤,自注炮用,以肺虚不能骤受过辛之味,炮之使辛味稍减,亦一时之权宜,非若后世炮黑炮炭,全失姜之本性也。” 徐灵胎曰:“凡味厚之药主守,气厚之药主散,乾姜气味俱厚,故散而能守。夫散不全散,守不全守,则旋转于经络脏腑之间,驱寒除湿和血通气所必然矣,故性虽猛峻,不妨服食。” 附案:愚在沧州贾官屯张寿田家治病,见有制丸药器具,问用此何为?答谓:“舍妹日服礞石滚痰丸,恐药铺治不如法,故自制耳。”愚曰:“礞石滚痰丸,原非常服之药,何日日服之。”寿田谓:“舍妹素多痰饮,杜塞胃脘作胀满,一日不服滚痰丸,即不欲进食,今已服月余,亦无他变,想此药与其气质相宜耳。”愚再三驳阻,彼终不以为然。后隔数月,迎愚往为诊治,言从前服滚痰丸饮食加多,继则饮食渐减,后则一日不服药即不能进食,今则服药亦不能进食,日仅一餐,惟服稀粥少许,且时觉热气上浮,耳鸣欲聋。脉象浮大,按之甚软,知其心肺阳虚,脾胃气弱,为服苦寒攻泻之药太过,故病证脉象如斯也。拟治以理饮汤〈方在方剂篇三巷, 系乾姜五钱,,白术四钱,桂枝尖、生杭芍、茯苓片、炙甘草各二钱,陈皮、川厚朴各钱半〉。寿田谓:“从前医者用桂、附,即觉上焦烦躁不能容受。”愚曰:“桂、附原非正治心肺脾胃之药,况又些些用之,病重药轻,宜其不受,若拙拟理饮汤,与此证针芥相投,服之必效,若畏其药不敢轻服,单用乾姜五钱试服亦可。”于斯遂单将乾姜五钱煎服,耳即不鸣,须臾觉胸次开通,可以进食。继投以理饮汤,服数剂后,心中转觉甚凉,遂将乾姜改用一两,甘草、厚朴亦稍加多,连服二十余剂全癒。 一妇人年四十许,上焦满闷烦躁,思食凉物,而偶食之则满闷益甚,且又黎明泄泻,日久不癒,心腹浸形膨胀,脉象弦细而迟。知系寒饮结胸,阻塞气化,欲投以理饮汤。病家闻而迟疑,亦俾先煎乾姜数钱服之,胸中烦躁顿除。为其黎明泄泻,遂将理饮汤去厚朴、白芍,加生鸡内金钱半,补骨脂三钱,连服十剂诸病皆癒。 一妇人年近五旬,常觉短气,饮食减少,屡延医服药,或投以宣通,或投以升散,或投以健补脾胃兼理气之品,皆分毫无效。浸至饮食日减,羸弱不起,奄奄一息,病家亦以为不治之证。后闻愚在邻村屡救危险之证,延为诊视。其脉弦细欲无,频吐稀涎,心中觉有物杜塞,气不上达,知为寒饮凝结。投以理饮汤,方中干姜改用七钱,连服三剂,胃口开通,又觉呼吸物无力,遂于方中加生黄芪三钱,连服十余剂全癒。 一妇人年四十许,胸中常觉满闷发热,或旬日或浃辰之间必大喘一两日,医者用清火理气之药,初服稍效,久服病转增剧。其脉沉细,几不可见,病家问系何病因,愚曰:“此乃心肺阳虚,不能宣通脾胃,以致多生痰饮也。人之脾胃属土,若地舆然,心肺居临其上,正当太阳部位〈膈上属太阳经,观〈伤寒论》太阳篇自知〉,其阳气宣通敷布,若日丽中天,暖光下照,而胃中所纳水穀,实藉其阳气宣通之力,以运化精微而生气血,传送渣滓而为二便,清升浊降痰饮何由而生。惟心肺阳虚,不能如离照当空,脾胃即不能藉其宣通之力以运化传送,于是饮食停滞胃口,若大雨之后阴雾连旬,遍地污淖不能乾渗而痰饮生矣。痰饮既生,日积月累,郁满上焦则作闷,渍满肺窍则作喘,阻遏心肺阳气不能四布则作热。或逼阳气外出则周身发热,迫阳气上浮则目眩耳聋。医者不知病源,犹用凉药清之,勿怪其久而增剧也。”病家甚韪愚言,遂为开理饮汤方,服一剂心中热去,数剂后转觉凉甚,遂去芍药,连服二余剂,胸次豁然,喘不再发。 岁在壬寅,训蒙于邑北境刘仁村庄,愚之外祖家也。有学生刘玉良者,年十三岁,一日之间,衄血四次,诊其脉甚和平,询其心中不觉凉热。为衄血之证,热者居多,且以童子少阳之体,时又当夏令,遂略用清凉止血之品,衄益甚,脉象亦现微弱。知其胃气因寒不降,转迫血上溢而为衄也〈《内经》谓阳明厥逆,衄呕血〉投以温降汤〈方载方剂篇二卷,系乾姜、白术、清半夏各三钱,生怀山药六钱,生赭石细末四钱,生杭芍、生姜各二钱,厚朴钱半〉一剂即癒。 又有他学校中学生,年十四岁,吐血数日不癒。其吐血之时,多由于咳嗽,诊其脉象迟濡,右关尤甚。疑其脾胃虚寒,不能运化饮食,询之果然。盖吐血之证,多由于胃气不降;食不能运化,胃气即不能下降。咳嗽之证,多由于痰饮入肺;饮食迟于运化,又必多生痰饮。因痰饮而生咳嗽,因咳嗽而气之不降者,更转而上逆,此吐血之所由来也。亦投以温降汤,一剂血止,接服数剂,饮食运化,咳嗽亦癒。 近在沈阳医学研究社,与同人论吐血、衄血之证,间有因寒者,宜治以乾姜。社友李子林谓从前小东关有老医徐敬亭者,曾用理中汤治癒历久不癒之吐血证,是吐血证诚有因胃寒者明证也。然徐君但知用理中汤以暖胃补胃,而不知用赭石、半夏佐之,以降胃气,是处方犹未尽善也。特是药房制药多不如法,虽清半夏中亦有矾,以治血证、吐证,必须将矾味用微温之水淘净,然淘时必于方中原定之分量外加多数钱淘之,以补其淘去矾味所减之分量及所减之药力。 邻村高边务高某,年四十余,小便下血,久不癒。其脉微细而迟,身体虚弱恶寒,饮食减少,知其脾胃虚寒,中气下陷,黄坤载所谓血之亡于便溺者,太阴不升也。为疏方乾姜、白术各四钱,生山药、熟地各六钱,乌附子、炙甘草各三钱,一剂血见少,连服十余剂全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