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静心十分钟 |
|||
口述:胡维勤 |
|||
养生重在养心,中医所说的心不仅包括心脏,还包括大脑。《内经》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为君主,就是说心是人体的最高统帅,它管理著人体的一切。心为什么能统帅人体的一切?它有何德何能?关键就在于心有“神明”,“神明”就是精神意识。现在,我们常说用心思考,用心做事....这里的“心”就是中医所说的心。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中医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养生重在养心,养心的关键就一个“静”字。有的人会感到奇怪:“胡教授,现在全世界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你为什么偏偏要强调静呢?”要我说,两个都没错。对身体而言,人需要运动;对心而言,人需要静。中医认为任何情感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谓“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怒伤肝”、“思伤脾”。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整天忧伤哀怨,结果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肺痨”,吐血而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常常带著不静的心去运动,越运动,心越不静,不仅不会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反而会对健康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大家知道爱立信中国区前任总裁是怎么死的吗?他就是在心不静的情况下去运动,结果心脏病突发,倒在了跑步机上。 据说,民国年间四川綦江有一位叫李青云的人,活了至少一百五十多岁,四川军阀杨森曾向他请教长寿之道,李青云只谈了一个字----静。他说:“静心养气,坐当如龟。”乌龟为什么长寿?就是因为它很静,常常能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地趴上几天。人虽不能像乌龟一样几乎一动不动,却应做到心静。 那么,什么是心静呢?心静就是不喜、不怒、不忧、不思、不恐。人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可以算是心静了。这就像天空一样,只有万里无云,阳光才能普照大地,才会有人人喜欢的晴天。同理,只有达到了“不喜、不怒、不忧、不思、不恐”的境界,真气才会顺畅地运行于全身,人才能够健康长寿。相反,如果一个人整天都忧心忡仲,这就像天空布满了乌云,“黑云压城城欲摧”,身体不出问题才怪呢! 我在中南海门诊部工作多年,几乎没有时间午休,怎么办呢?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闭目养神十分钟。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能坐下,我便会闭上双眼,用意念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丹田、脚趾或前额),慢慢地就会感到有一股真气在体内游走,这就是《内经》中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十分钟后,睁开眼睛,便会觉得神清气爽。这就是心静的力量。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十分钟的静养。有了这十分钟,我整个下午就会精神抖擞;没有这十分钟,整个下午都会无精打采。 天底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我们来比较两杯水,不停地去搅动一杯水,你会发现这杯水很混浊,沉渣在水中上下翻滚;而让另一杯保持沉静,你会发现这杯水很清澈,杂质都沉淀在了杯底。水是这样,人也是这样。静能让人的清气上升,浊气下沉;动则能让人浊气上升,清气下沉,如此便会生病。《内经》中说:“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之作,病之逆从也。”就是说,清阳之气下陷而不升发,就会因消化不良而腹泻;浊阳之气不降反而上逆,就会导致胸闷腹胀,这是阴阳运行失常、违背正常生理规律的结果。所以,静对人有百益而无一害。 大家不要以为我是在胡说八道,现代科学也证明了心静对人体的影响。西方有一门学科叫心理精神免疫学,它认为人的心态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来改变免疫系统,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如果你的心态很平衡,情绪很乐观,那你体内的氧自由基就会减少,酸性体质也会得到改善,你的免疫力就会提高。我们的身体是非常神奇的,内心的每一次情绪,波动,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会做出相应的回应。 千万不要忽视了心态的作用。一所中医学院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学院里有两个人一前一后得了肺癌,一个是学院的教授,条件较好;一个人是看门的普通工人。前者整天忧心忡忡,四处求医,结果一个月后就离开了人世;而后者心态平静,抱著能活一天算一天的想法,该吃就吃,该睡就睡,结果活了五年。 《美国新闻》曾报导过一位女寿星,她已经活了一百岁,身体仍然非常健康。记者问她为何如此长寿?她的答案非常有趣,摘录如下:
大家不要误会,我不是劝你每天去抽一包烟,有病不去看医生,而是要告诉你长寿的秘诀:心静。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饮食和运动,更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看一看身边那些长寿老人,尽管他们有不同的习惯和爱好,有的喜欢运动,有的不喜欢,有的喜欢吃肉,有的喜欢吃素,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心很静。不嫉妒、不羡慕、不怒、不忧、不思、不恐.....这才是“恬淡虚无”,也是他们健康长寿的真正原因! 因此,养生先要养心,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