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的效用 |
|||
作者:石原结实 |
|||
比起1950年,2004年的日本人在肉类、鸡蛋、牛奶(含各种乳制品)上面的摄取量,分别增加了13倍、6倍、16倍之多,相当惊人。相反地,稻米的摄取量少了一半,芋头类的摄取量更是降低到十分之一。 以肉类、鸡蛋、牛奶、奶油、美乃滋为代表的高热量、高脂肪食品,让目前日本的高血脂患者达到3200万人,糖尿病(高血糖)以及高风险族群有1620万人,高尿酸症(痛风)有五十万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数据都是因为“吃太多”的疾病所引起的。 米或芋头类等等的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变少,高脂肪、高蛋白质的欧美食物则摄取过剩,慢慢改变了日本人的疾病型态。 也就是日本原有的脑出血型脑中风减少了,欧美的大脑梗塞型脑中风增加了。另外,日本人原本常见的胃癌、子宫颈癌减少了,肺癌、大肠癌、乳癌、卵巢癌、子宫癌、胰脏癌、白血病、前列腺癌....等等欧美型癌症则增加了。而且二次大战之前,日本几乎没有心肌梗塞的病例(欧美的死亡原因第一名),也慢慢增加了。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癌症造成的死亡总人数明显增加了。 距今大约三百万年前,从非洲大陆的猩猩所演进而成的人类,在后来的299万9900年中,几乎都是以饥饿状态度过的。 构成人类身体的细胞大约有六十兆个,细胞的能量来源几乎百分之百依靠糖分。所以人体会发生低血糖症状(焦躁、不安、手脚发抖、晕倒),但是却不会发生低蛋白症状或低脂肪症状。 当饥饿造成血糖降低的时候,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正肾上腺素、升糖素、皮质醇等等大约十种提高血糖的荷尔蒙,但是吃太多的时候,要降低血糖的荷尔蒙却只有胰岛素一种。 从这个事实可以发现,人类的身体有很多对付饥饿的方法,但是吃太饱的时候,却没办法处理糖分、脂肪、蛋白质等多余营养。结果就造成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脂肪肝)、高尿酸症状(痛风)等等,很明显就是吃太多所造成的疾病。另外,吃太多还会造成免疫力降低,引发各式各样的疾病。 饥饿的时候,胃部会分泌一种叫做“胃饥素”的“饥饿荷尔蒙”,这种分泌物已经证实能够提高大脑中主管记忆的“海马体”的效能。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类因为长期饥饿而去动脑,下苦心发明或发现各种东西,提高创造生产的技术,才能够活到今天的。 所以可以这样说,人类的生理构造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能正常工作,维持身心健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