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三九中医药网→ 中医书籍 → 《百病自测》

    《 百病自测》全书


    《百病自测》视口辨病

    视口辨病

    口腔是食物的通道,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门户。食物能给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以满足人体的需要。如果摄入的饮食不洁,则会引起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痢疾、食物中毒等;如饮食不当,过多地食入肥甘厚味,久而久之则成大患,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如能遵循古人的教导,“饮食有节”,可以延年益寿。所以,说明口腔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密切关系,如患疾病也能通过察形观色作到有病早防。

    1.观口唇颜色

    观颜色早在汉代就有观唇识病的记载,《素问·五脏生成论》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故望唇可以了解脾胃的功能。正常口唇红润而有光泽,当患病时,唇色发生变化。由于疾病种类不同,也有各种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来识别疾病。

    ①口唇淡白。主要是唇部血液不足的表现,多见于贫血,或新近有失血者。

    ②口唇苍白。上下唇均苍白多见于大失血者;上唇苍白,多为大肠病,如腹泻、胀气、腹痛等症状;下唇苍白,多为胃病,如胃痛、呕吐、胃冷痛等症状。

    ③口唇红色。浅淡者为气虚、体质弱、深红色为唇部血液充盈的表现,多见于发热征象。

    ④口唇发绀。这是一种乏氧征象,说明血中的含氧量减少,是氧和血红蛋白减少造成的。如肺炎、心衰、肺心症、哮喘发作等病。

    ⑤口唇樱红。这种口唇红色淡而鲜红,是由于血中一氧化碳增多而形成特有的樱红色,见于一氧化碳中毒。

    ⑥口唇青紫。为口唇瘀血征候,多见于心力衰竭、肺心症、血管栓塞。

    ⑦口唇发黑。环口黧黑,唇卷缩不能复齿,是脾气将绝之兆。

    2.观口腔颜色

    正常人口腔呈粉红色,没有斑点和其他改变,光华而有润泽。

    ①粘膜白斑。观察时注意颊粘膜、唇、腭、舌粘膜白斑,有的高出粘膜面,形状规则。如果白斑变硬、突起、有溃疡情形,则是癌变的征兆。

    ②黑斑。在口腔粘膜上出现黑斑、灰暗色斑,分布在上腭、颊粘膜附近,较小,境界清楚,形状不规则。这种黑斑有变癌的危险,如黑斑增大迅速,境界不清,或在原黑斑周围又出现小斑点,则更应注意恶性病变,应尽早去医院作检查(病理检查),争取早期诊治。

    ③红色斑块。发生于口腔粘膜,呈红色,质软,境界清楚,常发生于舌缘、舌腹和口底,这种红斑极易癌变,因此要高度警惕。

    3.观形态变化

    正常口唇红润、有光泽,而有口唇干裂、糜烂、流涎、掣动歪斜等改变,则是疾病征候。不同种疾病其形态改变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过程,亦有不同的改变。

    ①口唇干裂。这是由于津液损伤,不能滋润口唇,常见于急性热病,热伤津液,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又未及时补养造成的。要能注意调养,或在口唇周围涂一层甘油或植物油即可纠正。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则会出现口唇干裂,有的结痂、出血,有时伴有疼痛,影响说话或者进食。遇此种情况,除进行一般调养之外,必要时也可进行全身治疗。

    ②唇角糜烂。主要发生于唇角区域。由于胃痛,上犯唇部而出现的糜烂,在其局部有少许分泌物覆着。多见急慢性胃炎,肠道传染病等疾病。发生这种情况,可以在局部涂一薄层龙胆紫或者红花油,即可治愈。

    ③口角掣动。即是口角抽掣的动作,是由热病或筋脉失养引起的,多见于小儿慢惊风,所以如发现口角抽动则提示是惊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

    ④口歪斜。多为中风(脑溢血、脑梗塞)的征兆;伴有眼的斜视和眼球运动异常,即口眼歪斜,是中风的危症。

    4.口腔形态变化

    ①口腔溃疡。发生于口腔粘膜处,有孤立或散在小溃疡,表面有分泌物覆着,多是由于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所致,平时应多注意维生素的补给和多吃新鲜蔬菜。

    ②口腔炎症。口腔粘膜水肿、充血、或者水疮,或有溃烂处,伴有疼痛和口臭。

    把 "视口辨病"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 [百病自测] 视目诊病
    下一篇: [百病自测] 观舌诊病
    最新中药文章
  • 牛黄生肌散
  • 春季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忌食...
  • 水蛇
  • 月桂子
  • 扁鹊
  • 小黄构
  • 辰砂天麻圆
  • 大宁散
  • 大青汤
  • 槲叶散
  • 龙虎丸
  • 天南星煎丸
  • 野菊煎剂
  • 清胆化石汤
  • 龙胆泻肝汤加减
  •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