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三九中医药网→ 中医书籍 → 《中医疾病预测》

    《 中医疾病预测》全书


    《中医疾病预测》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阴茎癌为男性隐患之一,为淫毒所致,与内分泌失调、雄激素水平偏高有关。由于阴茎局部的癌前潜病均为肉眼可见,故发出的信息足以引起人们的疑虑……

    第一节 病因病机

    阴茎癌居男性肿瘤的第十位,在我国的恶性肿瘤中约占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50~60岁之间为高峰。本病和包茎、包皮过长有重要关系,发病率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达程度有关。

    阴茎癌,祖国医学称为“肾岩”,“翻花岩”、“肾岩翻花”。肾岩一词,首出《疡科心得集》,如《疡科心得集·辨肾岩翻花绝证论》:“夫肾岩翻花者,俗名翻花下疳,此非由交合不洁,触染淫秽而生,由其人肝肾素亏,或又郁虑犹思,相火内灼,水不涵木,肝经血燥,而络脉空虚,久之损者愈损,阴精消涸,火邪郁结,遂遘疾于肝肾部分,初起马口之内,生肉一粒,如竖肉之状,坚硬而痒,即有脂水,延至一二年或五六载,时觉疼痛应心,玉茎渐渐肿胀,其马口之胬肉处,翻花若榴子样,此肾岩已成也,渐至龟头破烂,凸出凹进,痛楚难忍,甚或鲜血流注,斯时必脾胃衰弱,饮食不思,即食亦无味,形神困惫,或血流至两三次,则玉茎尽为烂去,如精液不能灌输,即溘然而毙矣。”所论不但描述了肾岩的症状,并提出了病因病机,指出了滋阴降火为治疗原则。

    阴茎癌早期治疗效果尚可,因此应努力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发生机制

    肾虚下焦湿毒蕴积,或湿热下注,结于膀胱、尿道所致。阴茎为肾之外窍,乃宗筋所聚,冲脉与阳明合于宗筋,宗筋为肝所司,肝脉循阴器,任脉起于胞中,因此阴茎癌与冲任失调,肝肾内虚有关,尤其与肾阴虚、相火内燔,致火灼毒结密切相关。

    此外,肝郁是一重要因素,由于七情不遂,郁火煎熬,火毒蕴结,最易变生毒疮。因此,阴茎癌的发生机制为内脏失调,毒浊下结所致。现代医学也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睾丸激素偏高有关。

    包皮垢的慢性刺激,包茎、包皮过长,对阴茎头的长期刺激,极易导致癌肿。有学者用包皮垢刺激小白鼠,诱发皮肤癌可以说明。因此有些国家地区,成年前施行包皮环切术的,阴茎癌发病率低也可证实,包皮及其局部分泌物对阴茎癌的影响。

    第二节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

    一、癌前潜病

    包皮过长及包阴茎,粘膜白斑病,增殖性红斑,包文氏病,乳头状瘤,阴茎增殖性红斑症(可能系原位癌),尖锐湿疣,皆有可能为癌前潜病。

    1.阴茎角 是阴茎上皮细胞广泛肥大和角化性变,为阴茎癌的前期潜病,虽为良性肿瘤,但隐患极大。

    2.阴茎白斑 是一种阴茎表皮组织增生性病变,常位于包皮、龟头及尿道外口的粘膜处,颜色灰白,边缘清楚。

    3.阴茎湿疹 长期顽固性阴茎湿疹、瘙痒,也有可能发生恶变。

    4.阴茎尖锐性湿疣 属一种性病,由滤过性病毒引起,为红点乳头状,易出血,多长于阴茎冠状沟部。

    5.巨大尖锐湿疣 多长于阴茎头部及阴茎干,是一种复发性很强的疣,易恶化。

    6.阴茎红斑 也是一种增殖性改变,表面常呈鳞屑状,常位于阴茎龟头部位,也为一种潜在隐患。

    二、早期先兆

    阴茎癌的早期仅局部有红斑,或瘙痒不适,分泌物增多,其首发症状与癌的种类有异,其中:

    1.原位癌 初起为红色略突起的斑块。

    2.乳头状癌 为单发及多发的突起的小乳头状瘤。

    3.浸润性癌 以湿疹样斑为前兆。

    正如《疡科心得集》所曰:“初起马口之内(冠状沟)生肉一粒,如竖肉之状,坚硬而痒。”指出了阴茎癌的早期征兆。如出现溃疡、糜烂则已非早期。总之,凡阴茎出现溃疡,经久不愈,药物治疗无效,包皮发紧而难翻者,则已不能再存侥幸心理,若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基本可以证实。

    报标症

    阴茎龟头部出现丘疹或红色斑块,刺痒,为早发信号。

    典型征兆

    (1)于阴茎龟头部,出现肿块,或结节,刺痒、疼痛。

    (2)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渗出、恶臭。

    (3)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触及肿块。

    (4)尿道转移:出现排尿困难。

    三、早期诊断

    (一)鉴别诊断

    1.阴茎结核 病程较长,身体其它部位有结核史及结核中毒症状。局部有肿块、质硬、并有溃疡渗出。鉴别要点在于渗出液培养有结核菌,肿块及腹股沟淋巴组织活检可确诊。

    2.阴茎乳头状瘤 多长于阴茎冠状沟部位,色淡红,或灰白,常呈多发性、不规则型。

    3.阴茎尖锐湿疣 为一种多发性疣,易溃烂出血,恶变时须作活检。

    (二)现代早期诊查手段

    (1)作包皮病理切片活检

    (2)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也应作淋巴结针吸活检,以上二法皆可确诊。

    第三节 抗癌措施

    (1)及早治愈包头癌前病,以防癌变,包括阴茎白斑、红斑、尖锐湿疣,可作切除和电灼治疗。

    (2)治愈包头慢性疾患。以消除隐患,如包头炎症、湿疹、结核、梅毒等。

    (3)切除过长包皮,保持包头卫生。

    (4)调整内分泌,清泻相火,节制房事。

    (5)治疗原则:滋肾阴,抑泻相火。方予泻相火汤地、女贞子、丹皮、知母、黄柏,酌加利湿毒之品和抗癌中草药,如苍术、黄柏、土茯苓、萆薢、土牛膝、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生苡仁。

    把 "第一○二章 阴茎癌先兆"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一章 恶性淋巴瘤先兆
    下一篇: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一○三章 卵巢癌先兆
    最新中药文章
  • 牛黄生肌散
  • 春季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忌食...
  • 水蛇
  • 月桂子
  • 扁鹊
  • 小黄构
  • 辰砂天麻圆
  • 大宁散
  • 大青汤
  • 槲叶散
  • 龙虎丸
  • 天南星煎丸
  • 野菊煎剂
  • 清胆化石汤
  • 龙胆泻肝汤加减
  •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