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氣實,不可不平之也,氣實者非氣實,乃正氣虛而邪氣實也, 法當用補正之藥,而加袪逐之品,則正氣足而邪氣消矣, 方用
人參 白朮 麻黃 半夏 甘草( 各壹錢) 柴胡( 貳錢) 白芍( 叁錢)
水煎服。
推而廣之,治氣非一條也,
氣陷 補中益氣湯可用,
氣衰 六君子湯可採,
氣寒 人參白朮附子湯可施,
氣虛則用四君子湯,
氣鬱則用歸脾湯,
氣熱用生脈散,
氣喘用獨參湯,
氣動用二陳湯加人參,
氣壅塞用射干湯,
氣逆用逍遙散,
氣虛則嬴弱,
氣實則壯盛,
氣虛用前方, 實者另一方,
白朮 柴胡 甘草 梔子( 各壹錢) 茯苓( 叁錢) 白芍( 貳錢) 陳皮 枳殼( 各伍分) 山查( 拾個)
水煎服。
凡人氣喘而上者,人以為氣有餘也,殊不知氣盛當作氣虛看,有餘當作不足看, 若認作肺氣之盛,而用蘇葉桔梗百部豆根之類,去生遠矣,方用
人參( 參兩) 牛膝( 叁錢) 熟地 麥冬( 各伍錢) 山萸( 肆錢) 胡桃( 參個) 枸杞 五味子( 各壹錢) 生薑( 伍片)
水煎服。
此方不治肺,而正所以治肺也,或疑人參乃健脾土之藥,既宜補腎, 不宜多用人參,不知腎水大虛,在一時不能遽生,非急補其氣, 則元陽一線必且斷絕,況人參少用則泛上,多用即下行,妙在用人參三兩, 使下達病原,補氣以生腎水,方中熟地、山萸之類,同氣相求,直入命門, 又何患其多哉,若病重之人,尤宜多加,但喘有初起之喘,有久病之喘, 初起之喘多實邪,久病之喘多氣虛,實邪喘者必抬肩,氣虛喘者微微氣息耳, 此方治久病之喘,若初起之喘,四磨四七湯,一劑即止喘, 不獨肺氣虛而腎水竭也。
實喘方用
黃芩( 貳錢) 柴胡 甘草( 各伍分) 麥冬( 叁錢) 蘇葉 烏藥 半夏 山豆根( 各壹錢)
水煎服。
一劑喘定, 不必再劑也,凡實喘症,氣大急,喉中必作聲,肩必抬,似重而實輕也。
大抵此等症,氣少息,喉無聲,肩不抬也,乃腎氣大虛,脾氣又復將絕, 故奔沖而上,欲絕未絕也,方用救絕湯。
人參 熟地( 各一兩) 山萸( 三錢) 牛膝 五味子 白芥子( 各一錢) 麥冬( 五錢)
水煎服。
此證似喘而非實喘也,若非實喘治之,立死,蓋氣短乃腎氣虛耗,氣沖上焦, 壅塞於肺經不足之故也,方用
人參( 二兩) 熟地( 一兩) 山萸 牛膝 補骨脂 枸杞( 各三錢) 麥冬( 五錢) 胡桃( 三個去皮) 五味子( 二錢)
水煎服, 三劑氣平喘定。
此方妙在用人參之多,能下達氣原,挽回於無何有之鄉, 又純是補肺補腎之品,子母相生,水氣自旺,則火氣自安於故宅, 不上沖於喉門矣。
人忽感風邪,寒入於肺,以致喘息肩抬氣逆,痰吐不出,身不能臥, 方用
柴胡 茯苓 麥冬 桔梗( 各二錢) 黃芩 當歸 甘草 半夏 射干( 各一錢)
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柴胡、射干、桔梗,以發舒肺金之氣,半夏以去痰, 黃芩以去火,蓋感寒邪,內必變為熱證,故用黃芩以清解之,然徒用黃芩, 雖曰清火,轉足以遏抑其火,而火未必伏也,有射干桔梗柴胡一派辛散之品, 則足以消火減邪矣。
人有氣喘不能臥,吐痰如湧泉者,舌不燥而喘不止,一臥即喘, 此非外感之寒邪,乃腎中之寒氣也,蓋腎中無火,則水無所養,乃泛上而為痰, 方用
六味地黃湯 ,加桂附大劑飲之,蓋人之臥,必腎氣與肺氣相安, 而後河車之路,平安而無奔越也。
凡人腎火,逆扶肝氣而上沖,以致作喘,甚有吐紅粉痰者,此又腎火炎, 上以燒肺金,肺熱不能剋肝,而龍雷之火升騰矣, 方用
沙參 地骨皮( 各壹兩) 麥冬( 伍錢) 丹皮( 叁錢) 甘草( 參分) 桔梗( 伍分) 白芍( 伍錢) 白芥子( 貳錢)
水煎服。
此方妙在地骨皮清骨中之火,沙參、丹皮以養陰,白芍平肝,麥冬清肺, 甘草桔梗引入肺經,則痰消而喘定矣。
人有假熱氣喘吐痰者,人以為熱而非熱也,乃下元寒極,逼其火而上喘也, 此最危急之症,茍不急補其腎水與命門之火,則一線之微,必然斷絕, 方用
熟地( 肆兩) 山藥 麥冬( 各參兩) 五味子 牛膝( 各壹兩) 附子 肉桂( 各壹錢)
水煎冷服,一劑而愈.
人有喘而且嗽者,人以為氣虛而有風痰也,誰知是氣虛不能歸源於腎, 而肝木挾之作祟乎,法當峻補其腎,少助以引火之品,則氣自歸源於腎, 而喘嗽俱止,方用
人參( 壹兩) 熟地( 貳兩) 麥冬( 伍錢) 茯苓( 叁錢) 牛膝 枸杞 白朮 五味子 兔絲子( 各壹錢)
水煎服,連服幾劑,必有大功,倘以四磨四七湯治之,則不效矣。
貞元飲 此方專治喘而脈微濇者
熟地( 參兩) 當歸( 柒錢) 甘草( 壹錢)
水煎服,婦人多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