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邪之血,色必鮮紅,脈必洪緩,口必渴而飲冷水,小便必澀而赤濁, 內傷之血色不鮮而紫暗,或微紅淡白,脈必細而遲,或浮濇而空,口不渴, 即渴而喜飲熱湯,小便不赤不澀,即赤而不熱不濁, 此訣也。
[ 痢疾以調達氣血為主,痢門以芍藥湯為總方,芍藥湯偏於涼, 用之每不得效此諸方雖歸芍木香,卻分症而用芩連,不用大黃,可云盡善盡美。 ]
此症感溼熱而成,紅白相見,如膿如血,至危至急者也,茍用涼藥止血, 熱藥攻邪,俱非善治之法,方用
白芍 當歸( 各貳兩) 枳殼 檳榔( 各貳錢) 滑石( 叁錢) 廣木香 來服子 甘草( 各壹錢)
水煎服,一二劑收功。
此方妙在用歸芍至二兩之多,則肝血有餘, 不去剋脾土,自然大腸有傳送之功,加之枳殼檳榔,俱逐穢去積之品, 尤能於補中用,攻而滑石甘草木香,調達於遲速之間,不疾不徐,使瘀滯盡下也, 其餘些小痢疾,減半用之,無不奏功,此方不論紅白痢疾,痛與不痛, 服之皆神效,又方
當歸( 壹兩) 黃芩( 柒分酒洗) 蒼朮 厚樸 大復皮 陳皮( 各壹錢)
水二碗,煎一碗,頓服。
凡血痢腹痛者,火也,方用
歸尾 白芍( 各壹兩) 黃連( 叁錢) 枳殼 木香 來服子( 各貳錢)
水煎服。
凡痢腹不痛者,寒也,方用
白芍 當歸( 各叁錢) 枳殼 檳榔 甘草 來服子( 各壹錢)
水煎服。
前方治壯實之人, 火邪挾溼者,此方治寒痢,腹不痛者,更有內傷勞倦,與中氣虛寒之人, 脾不攝血而成血痢者,當用理中湯,加木香肉桂,或用補中益氣湯加熟地炒乾薑, 治之而始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