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三九中医药网→ 中医书籍 → 《医法圆通》

    《 医法圆通》全书


    《医法圆通》辩认邪盛热炽血伤病情

    辩认邪盛热炽血伤病情

    干呕不止

    病人二三日,发热不退,脉息、声音一切有神,干呕不止者,此热壅于阳明也。法宜解肌清热。

    张目谵语

    病人四五日,发热恶热,烦躁不宁,张目不眠,时而妄言,脉健者,此热邪气盛,气主上升,故张目不眠,谵语频临,属邪热乘心,而神昏也。法宜清热。热清而正复,张目谵语自己。若瞑目谵诘,脉空无神,又当回阳,不可养阴。

    口渴饮冷不止

    病人六七日,发热不退,脉洪有力,饮冷不止者,此邪热太甚,伤及津液也。法宜灭火存阴为主。

    大汗如雨

    病人或六七日,发热汗出如雨,脉大有力,口臭气粗,声音洪亮,口渴饮冷,此乃热蒸于内,胃火旺极也。法宜急清肌热。此有余之候,并非久病亡阳可比。

    舌苔干黄烦躁不宁

    病人或七八日,发热不退,舌苔干黄,烦躁不宁,脉健身轻,肠胃已实。此胃火太甚,津液将枯,急宜滋阴攻下为主。

    狂叫不避亲疏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气粗身轻,脉健,狂叫,目无亲疏,弃衣奔走。此邪火旺极,乱其神明,神无所主也。急宜清凉攻下,灭云邪火,不可迟延。

    二便不利

    病人或七八日,发热恶热,烦躁不宁,口渴饮冷,脉健身轻,二便不利。此邪热伤阴,血液不能滋润沟渠,通体皆是一团邪火,急宜攻下,不可迟延。

    鼻如煤烟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烦躁饮冷,胸满不食,口臭气粗,忽现鼻如煤烟。此由邪火旺极,炎薰于上也。急宜坆下。

    肛门似烙

    病人或十余日,发热不退,脉健气粗,烦躁不宁,饮水不已,自觉肛门似烙。此邪热下攻于大肠,真阴有立亡之势(势原本作“热”,据文义改。)。急宜攻下,不可因循姑惜。

    小便涓滴作痛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恶热,烦渴饮冷,舌黄而芒刺满口,脉健身轻,小便涓滴痛者。此邪热下趋小肠,结于膀胱也。急宜清热利水。

    食入即吐

    病人发热恶热,口臭气粗,脉健,食入即吐者。此是邪热伏于胃口,阻其下行之机,热主上升,此刻邪热为崇,升多降少,故食入即吐。急宜攻其邪火,邪火一灭,食自能下矣。

    昏沉不省人事

    病人或八九日,身(身原本作“鼻”,据文义改。)热不退,气粗舌干,小便短赤,大便极黄而溏,或清水、血水,脉健有力,或脉细如丝,或四(四原本作“曰”,据文义改。)肢厥逆(逆原本作“立”,据文义改。),人虽昏沉,其口气蒸手,舌根必红活,即舌黑起刺。此是邪热入里,伏于其内。急宜攻下清里,切不可妄用辛温。

    日晡发热饮冷妄言鬼神

    病人或八九日,十余日,外邪未解,入于里分,身虽发热,日晡更甚,饮冷不已,妄方言鬼神。此是热甚伤血,神昏无主。急宜养血滋阴。并非阴火上腾,元气外越可比。

    呃逆不止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口渴转增,饮水不辍,忽见呃逆连声。此由邪热隔中,阻其交通之气机也。法宜攻下。

    鼻血如注

    病人发热烦燥,二便不利,口臭气粗,忽见鼻血如注,发热更甚者。此由邪火太甚,逼血妄行也。法宜清热攻下,苟血出而热退便通,又是解病佳兆。

    斑疹频发

    病人发热不退,烦燥不宁,饮冷气粗,脉健声洪,烦渴饮冷,人时恍惚,干咳不已,吐涎胶粘。此乃火旺津枯,热逼于肺,宜润燥清金泻火为要。

    喉痛厥逆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或不身热,脉健身轻,品气极热,小便短赤,神气衰减,肌肤干粗,忽见喉痛厥逆。此邪入厥阴,热深厥深,上攻而为喉痹是也。急宜清润泻火养阴为主。

    脓血下行不止

    病人或八九日,身热不退,或身不热,时而烦渴,时而厥逆,烦躁不宁。此厥阴邪热,下攻于肠也。法宜清火养阴为主。

    皮毛干粗

    病人或七八日,发热不退,或身不热,必烦气衰,小便短而咽中干,忽见皮肤干粗,毛发枯槁。此邪火伤阴,血液失运,急宜泻火养阴为主。

    筋挛拘急

    病人或七八日,或十余日,发热不退,或不身热,烦渴咽干,小便短赤,恶热喜冷,忽然四肢拘急不仁。此由邪火伤阴,血液不荣于筋,故见拘急。法宜滋阴泻火为主。

    阴囊如斗

    病人或十余日,身热未退,或不身热,脉健身轻,心烦口渴,声音洪亮,忽见阴囊红肿,其大如斗,疼痛异常。此热邪下攻宗筋,宗筋之脉,贯于阴囊,急宜泻火养阴滋肝为主。

    周身红块

    病人身热脉健,烦躁不宁,忽现周身红块,痛痒异常。此是邪热壅于肌肉也。宜解肌清热泻火为主。

    身冷如冰形如死人

    病人八九日,初发热口渴饮冷,二便不利,烦躁谵语,忽见身冷如水,形如死人。此是热极内伏,阳气不达于外,证似纯阴。此刻审治,不可粗心,当于气口中求之,二便处求之。予经验多人,口气虽微,极其蒸手,舌根红而不青,小便短赤,急宜攻下,不可因循姑惜,切切不可妄用姜、附。

    头面肿痛

    病人二三日,头面肿痛,此邪热壅于三阳也。急宜散清热为主。


    以上数十条,略言其概,其中尚有许多火证情形。有当用甘寒养阴法者,有当用苦寒攻下存阴法者,有当用清凉滋阴法者,有当用利水育阴法者,有当用润躁救阴法者,有当用甘温回阳救阴法者。种种不一,全在临时变通。总之正气生人,邪气死人,用养阴等法,皆为阳证邪火立说,而非为阴气上腾之阴火立说。当知阳证邪火,其人脉息、声音一切有神。若阴气上腾之阴火,脉息,起居一切无神,阴象全具。此乃认证关健,不可不知。

    把 "辩认邪盛热炽血伤病情"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 [医法圆通] 辩温约言
    下一篇: [医法圆通] 辩认阴盛阳衰及阳脱病情
    最新中药文章
  • 牛黄生肌散
  • 春季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忌食...
  • 水蛇
  • 月桂子
  • 扁鹊
  • 小黄构
  • 辰砂天麻圆
  • 大宁散
  • 大青汤
  • 槲叶散
  • 龙虎丸
  • 天南星煎丸
  • 野菊煎剂
  • 清胆化石汤
  • 龙胆泻肝汤加减
  •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