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三九中医药网→ 中医书籍 → 《常见病自测》

    《 常见病自测》全书


    《常见病自测》第十节 脉搏辨病

    第十节 脉搏辨病

    随着心脏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也一升一降,从而引起血管壁相应地出现一次扩张和回缩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也可称为脉搏。通过脉搏的检查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有关人的全身状况,及某些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资料,所以在临床诊断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无论是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都非常重视脉诊。尤其是祖国医学中,对脉诊更为重视,将其列为四种主要诊断方法之一,并对脉诊做了大量的研究,不乏一些专著,其内容丰富而深奥,非一般平常之人能体会。在这里我们仅就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弱、大小、波形,我们很容易感觉到和理解的一些异常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摸脉时,往往是选择一些较为表浅的动脉,其中最常用的为位于手腕掌面大拇指一侧的桡动脉。还有,在摸脉时,应是用并列的中间三个指头的指肚平放于桡动脉处而进行,并应进行两侧桡动脉搏动情况的比较。

    一 脉搏的速率辨病

    脉搏速率即指脉搏的速度而言,通常以每分钟搏动次数来计算,简单的方法可测10秒或30秒的脉搏数再乘以6或2,即为每分钟次数,但稍有失准确。

    正常人的脉率,可因年龄、性别而有所不同。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男性约为60~100次等分钟;女性可较男性稍快;儿童较快,约90次每分钟,新生儿可达到140次每分钟,老人较慢。另外,脉搏在日间较快,睡眠时较慢,活动后,饭后,精神兴奋时可增快。在病理情况下,脉率可增加或减慢,并通过这种变化来判断某些疾病。

    (1)脉率快 可见于变热、贫血、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功能亢进,心肌炎等。在发烧时,有这样一种规律即体温每升高0.1度,脉搏增加10次。在已知自己基本心率和体温的基础上,则能对自己的发烧程度做一简单的评价。

    (2)脉率减慢 常见于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高血压、心脏病中的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即脉率比心率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一些心律失常造成的,如早搏,房颤等,这时可用手摸心前区心跳最明显处即能比较。

    以上简述了脉率的快慢与疾病的关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脉率等于心率,正常人本身心率变异就较大,所以脉率变异也很大。当摸自己脉率过快或过慢时,也不必惊慌失惜,最主要要根据自己当时情况或感觉来自测是否有必要就医。因为脉率太快或过慢时,往往会感觉到有其他异常症状,这时则应尽早进行检查或治疗。所有的脉率异常,必定有其原发的病因,脉率只是其外部表现而已。

    二 脉搏的节律辨病

    脉搏的节律基本是规律的,就像钟表一样,一下是一下。但有时摸脉时,会发现间隔并不十分规律,尤其是青年人常见。最常见的为窦性心律不齐,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但如果心律不齐的同时,伴有心慌、心悸,则应及时就医。往往是由一些较重的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室早等引起。

    三 脉搏强弱或大小辨病

    是指摸脉搏时,手指所感觉到的脉动强弱。

    如果搏动力量非常大,这时多有高热,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病。相反,如果脉搏细而小,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摸才能感觉到,多见于一些心功能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等。

    四 脉搏的波形辨病

    脉搏的波形?波形怎能摸出来呢?您一定会感到不解。确实,波形需借助仪器才能描记出来,但经过许多临床医生的经验总结,根据摸脉的情况,可间接地反映出波形的大致情况,对一些疾病的认识很有帮助,也容易掌握。

    (1)水冲脉 摸上去有骤升骤降的感觉,有很突然的感觉,这是由于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差距过大的原故。多见于极度贫血、甲亢和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合。如不能肯定,可高举手臂后再摸,如果是的话,将会非常明显地感觉到。

    (2)奇脉 是指在深吸气时,突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这样一种奇怪的情况。多为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此时病人情况多比较严重。

    (3)强弱不定脉 是指摸脉时感觉到脉搏强弱忽高忽低,这是心肌受损的表现,导致心肌收缩强弱变化。在一些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中可以见到。

    以上向大家简要介绍了一些脉搏异常与疾病的关系,最终目的是想让读者了解到脉搏异常与许多疾病有关,尤其与心脏病关系最密切,当有不舒服的症状出现后,摸一下自己的脉搏,以便在就诊时,给医生提供一个很重要的线索,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断。

    [附:中医脉象简介]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脉诊则是这一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古代无数医学家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摸脉搏来诊病的理论,这就是中医脉象学,并将它列为四大诊断方法之一,即切诊。通过指下脉搏的细微变化,再结合望诊、问诊、闻诊,对病人所患疾病做出诊断及治疗,为古代人民的健康服务。

    中医学认为脉象的形成,与全身气血及脏腑功能关系密切,气帅血行,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形成了脉搏,据脉搏的深浅、速率、节律、强弱的不同表现,综合而形成了脉象。

    桡动脉搏动处在中医学中称为寸口,寸口是中医进行脉诊最主要的部位,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处呢?因为寸口脉属于肺经,全身气血均从肺开始流向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最后仍归于肺,所以通过寸口脉象,就可以知全身脏腑的情况。

    寸口诊法,通过几千年历代医学家临床的应用,证实有一定的价值,故今日诊脉,仍为中医诊病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把 "第十节 脉搏辨病"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 [常见病自测] 第九节 胸廓形态辨病
    下一篇: [常见病自测] 第十一节 腹部辨病
    最新中药文章
  • 牛黄生肌散
  • 春季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忌食...
  • 水蛇
  • 月桂子
  • 扁鹊
  • 小黄构
  • 辰砂天麻圆
  • 大宁散
  • 大青汤
  • 槲叶散
  • 龙虎丸
  • 天南星煎丸
  • 野菊煎剂
  • 清胆化石汤
  • 龙胆泻肝汤加减
  •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