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三九中医药网→ 中医书籍 → 《常见病自测》

    《 常见病自测》全书


    《常见病自测》第十二节 脊柱辨病

    第十二节 脊柱辨病

    脊柱,有如擎天一柱,使得人体能够站立起来,摆脱了要依靠四肢在地上爬行的历史,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正常人的脊柱是由24个椎骨,1个骶骨和一个尾骨,借助一些软骨,韧带和关节连接而成。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日常的站立及姿势。脊柱往往通过疼痛,站立或坐的姿态及活动等八个方面反映与某些疾病的关系。通过下面的简介,您会对发生于自己脊柱上的一些异常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便尽早发现问题的存在。

    一 脊柱弯曲度辨病

    正常人的脊柱,并非像柱子一样笔直,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四个生理性弯曲,从而看上去就像英文字母的“S”形。这是我们应该首先了解的,只有了解了正常的弯曲,才能对出现的异常弯曲加以判断。其中,颈部的一段脊椎稍向前面凸;腰部的一段有较颈部一段曲度大些的前凸;胸部一段稍向后凸,而近臀部一段则较胸部一段后凸更明显些。正常人在直立时,不应出现左右方向的弯曲,这时可用大拇指顺着脊椎用力从上向下滑动,皮肤上会出现一条笔直而发红的线,借此来判断有无侧弯。

    以上对正常的脊柱形态大家一定有了清楚的认识,下面就一些常见异常弯曲做一介绍。

    (1)脊柱明显前凸 由于背柱的向前弯曲超过正常的生理弯曲,所以给人一种后仰的感觉,最多见于腰部一段的脊柱。生理情况可见于怀孕四个月以上的妇女;病理情况可因腹内有大量积液,巨大肿物等引起,一些以腹部肥胖为主的人也可见。

    (2)脊柱明显后凸 最常发生在胸段的脊柱,由于超过正常后凸曲度,所以从外形上看,呈驼背的表现。在儿童中如出现,多为佝偻病或胸椎结核引起,也可因在成长阶段,不良姿势造成,早期发现并纠正姿势后可发育正常。中年人中出现这种情况,可为风湿造成的脊柱炎引起,特点在于只能侧卧睡觉,如仰卧则不能伸平身体。老年人则多由于年龄大造成骨质疏松等病变引起。

    (3)脊柱明显侧弯 上面内容中已向大家介绍了确认脊柱是否左右弯曲的方法。如发现这种情况,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就其产生的原因向大家作些解答。

    发现这种情况,应进行这样一些工作,纠正姿势,看看侧弯会不会减轻或消失。如减轻或消失,多为不良坐姿引起的,应该注意端正坐姿;如不能减轻或消失,应考虑为慢性胸膜增厚,粘连以及佝偻病。

    通过以上介绍,如果您作为一名家长,应经常检查一下孩子的脊柱形状是否有异常,并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端正的坐姿及站姿,以免造成脊柱变形,影响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二 脊柱活动度辨病

    正常人脊柱由于有韧带、关节、肌肉等组织的保护和帮助可有一定的活动度,来进行一些活动适应生活的需要,如果活动受限,则多为病态。

    引起脊柱活动受限的病主要有下面几种,如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骨质破坏、外伤造成脊椎骨骨折,以及椎间盘突出等,应结合自身情况,有无外因,起病快慢等加以判别。尤其注意的一点常识是在受外伤如撞车、摔倒等造成脊柱不能动时,千万不要挣扎着起来或活动,最好原地不动并保持受伤后的姿势,请人帮助。如果这时挣扎着活动,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损伤,甚至损伤脊神经造成终生残疾。当你遇到这种受伤者并想帮助他时,千万不能一个人上前,你应该做的是找些帮手和一块硬的门板或木板,几个人一起将他水平地平移到木板上,并保持他受伤后的姿势,迅速送往医院。这些常识,您在读过本书后,应该牢牢记住,以救己和救人。

    三 脊椎疼痛辨病

    正常的脊椎如用手指去按压时不应出现疼痛,如果有疼痛,那么一定是有了某种病变,最常见的疾病是骨折,椎间盘突出和脊椎结核。

    以上从三方面介绍了脊柱的一些异常。脊柱中由于存在许多神经,通过它们来支配人的活动、排便、排尿等功能。脊柱异常的出现往往会发展成损伤这些神经,所以要特别重视,勤自测,早发现,早治疗。

    把 "第十二节 脊柱辨病"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 [常见病自测] 第十一节 腹部辨病
    下一篇: [常见病自测] 第十三节 四肢形态辨病
    最新中药文章
  • 牛黄生肌散
  • 春季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忌食...
  • 水蛇
  • 月桂子
  • 扁鹊
  • 小黄构
  • 辰砂天麻圆
  • 大宁散
  • 大青汤
  • 槲叶散
  • 龙虎丸
  • 天南星煎丸
  • 野菊煎剂
  • 清胆化石汤
  • 龙胆泻肝汤加减
  •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