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三九中医药网→ 中医书籍 → 《食物疗法》

    《 食物疗法》全书


    《食物疗法》膏羹类

    膏羹类

    羊肉羹

    【原料】羊肉250克,萝卜1个,草果3克,陈皮3克良姜3克,荜蕟3克,胡椒3克,葱白3根,姜少许。

    【制作】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后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后切成1厘米左右的块。萝卜洗净切成片,草果、陈皮、良姜、荜蕟用洁净的纱布袋装好扎口,胡椒拍破,葱白切成节,姜洗净拍破,将以上诸物与羊肉同置砂锅中,注入清水,先用旺火烧沸,然后换小火上煨2~3小时,至肉熟烂,捞去药包,除去姜葱,略调味即成。

    【作用】温中补虚,散寒止痛。适宜于平素脾胃虚寒,患有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患者。

    鲫鱼羹

    【原料】大鲫鱼1条,大蒜2瓣,胡椒3克,陈皮3克,砂仁3克,荜蕟3克,泡辣椒3克,葱、盐适量。

    【制作】将鲫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在鲫鱼腹内装入陈皮、砂仁、荜蕟、大蒜、胡椒、泡辣椒、葱、食盐等。在锅内放入菜油烧开,将鲫鱼放入锅内煎熟,再加入水适量,炖煮成羹即成。

    【作用】醒脾暖胃。适宜于脾胃虚寒之慢性腹泻、痢疾等症。

    清脑羹

    【原料】干银耳50克,炙杜仲50克,冰糖250克。

    银耳用温热水发透择去杂质,揉碎,淘洗干净。冰糖用水溶化后,置文火上熬至色微黄时过滤待用。杜仲汁倒入锅中,下银耳,置武火上烧沸后,移文火上久熬至银耳熟烂,约3~4小时,再冲入冰糖水熬稠即成。

    【作用】补肝肾,降血压。适宜于肝肾两虚型高血压病。

    猪肤红枣羹

    【原料】鲜猪皮500克,红枣2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猪皮切碎,加水适量,炖成稠粘羹汤。红枣另用小火煮透(以表面无皱纹为度),然后放入猪皮汤中加冰糖适量调味即成。

    【作用】适宜于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友病引起的齿衄、鼻衄、紫癜等症。

    麦芽山楂蛋羹

    【原料】鸡蛋2个,麦芽15克,山楂20克,淮山药15克,淀粉适量。

    【制作】将麦芽、山楂、淮山药洗净,放入药锅内,加清水适量,煮1小时左右,去药渣,取汤用。鸡蛋去壳搅拌均匀,淀粉用水调成糊状。将药汤煮沸,加入鸡蛋液及淀粉糊,边下边搅拌,加适量食盐调味。

    【作用】健脾开胃,消食导滞。适宜于小儿消化不良,症见脘腹痞胀,大便溏薄等。

    龙眼莲子羹

    【原料】龙眼肉100克,鲜莲子200克,冰糖150克,白糖50克,湿淀粉适量。

    【制作】将龙眼肉放入凉水中洗净(块大的撕成两半),捞出控干水分。鲜莲子剥去绿皮、嫩皮,并去莲子心,洗净,放在开水锅中汆透,捞出倒入凉水中。在锅内放入750克清水,加入白糖和冰糖,烧开撇去浮沫。把龙眼肉和莲子放入锅内,用湿淀粉匀稀芡,锅开盛入大碗中即成。

    【作用】健脾安神,补益气血。适宜于血虚心悸、健忘失眠、气血不足、脾虚泄泻、浮肿,以及妇女因气血两虚引起的病症。

    黄酒蛋黄羹

    【原料】鸡蛋黄5个,黄酒50克,食盐少许。

    【制作】将鸡蛋黄、黄酒加水适量调匀,可酌加食盐少许,以锅蒸炖1小时即可。

    【作用】温补肝肾,安胎。适宜于先兆流产。

    葛粉羹

    【原料】葛粉250克,荆芥穗50克,淡豆豉150克。

    【制作】将葛粉捣碎成细粉末,再制成面条;把荆芥穗和淡豆豉用水煮六七沸,去渣取汁,再将葛粉面条放入淡豆豉汁中煮熟。可在早晚空腹随意食用。

    【作用】滋肝、祛风、开窍。适用于中风、言语蹇涩,中老年人脑血管硬化及预防中风等。

    柿饼木耳羹

    【原料】黑木耳6克,柿饼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木耳用温水泡发,洗净,柿饼洗净。将木耳、柿饼切碎,置铝锅内,加水适量煮熟烂,加入白糖拌匀,作羹食之。

    【作用】活血止血。适用于便血、痔疮出血等症。

    马齿蛋羹

    【原料】马齿苋适量,鸡蛋2枚,精盐、味精各少许。

    【制作】将鲜马齿苋洗净切碎,挤汁滴入碗内,鸡蛋磕开,将蛋清倒入盛马齿苋汁的碗内,并加精盐调匀,上屉蒸成蛋羹,取出撒上味精即可。

    【作用】清热除湿。适宜于妇女白带,带色发黄有味等症。

    白果梨柿膏

    【原料】白果汁120克,淮药汁120克,秋梨汁120克,霜柿饼120克,鲜藕汁120克,生核桃仁120克,甘蔗汁120克,蜂蜜120克。

    【制作】先将需取汁的各药取足量汁水,再将柿霜饼捣如膏,生核桃仁捣如泥。将蜂蜜溶化稀释,与柿饼膏、核桃泥、山药汁一起搅匀,微微加热,融合后,离火稍凉,趁温(勿过热),将其余四汁加入,用力搅匀,用瓷罐收贮。每日3~4次,每次2茶匙。

    【作用】清虚热,止咳止血。适用于肺结核低热、咳喘、咯血、音哑、口渴咽干等症。

    天门冬膏

    【原料】天门冬500克。

    【制作】天门冬去皮、根须,捣碎,用洁净白细布纹取汁澄清,滤过,放入瓷罐内,用慢火熬成膏。食用时,每次1匙,每日3次,10日为1疗程。

    【作用】补肾温阴,益肾温精。适宜于肾阴虚型前列腺肥大患者。

    乌发膏

    【原料】制何首乌、茯苓各1000克,当归、枸杞子、菟丝子、牛膝、黑芝麻各240克,补骨脂120克。

    【制作】上物共研粗末,加水煎熬3次,去渣滤液,将3次汁液浓缩,加蜂蜜适量,调匀瓷瓶贮存。

    【作用】补血养阴。适宜于须发早白之人。久服可使人益寿延年。

    核桃膏

    【原料】核桃肉40克,冰糖40克,香麻油适量。

    【制作】用麻油把核桃仁炸酥,捞出;冰糖研碎,与核桃仁混合,研磨成乳剂或膏状。分2天吃完,每天3~4次。

    【作用】补肾排石。适宜于泌尿系结石患者食用。

    釜底抽薪蜜膏

    【原料】熟大黄60克,蜂蜜500克,黄酒40毫升。

    【制作】先将熟大黄洗净,用黄酒浸润1小时,然后将熟大黄倒入锅内,加2小碗冷水文火煎10分钟,滤取汁液后,再加冷水1小碗,文火煎10分钟,再次滤取汁液。将两次滤取的药液和蜂蜜一起倒入瓷容器内,加盖密封,隔水加热30分钟后,离火冷却,装瓶备用。每次1匙,每日2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作用】通腑泄热,利血脉。适宜于长期大便燥结,胃热口臭,咽干喉痛患者。

    【注意事项】属实火者方可使用本方。

    羊蜜膏

    【原料】熟羊脂150克,熟羊髓150克,白沙蜜150克(炼净),生姜汁适量,生地黄汁150克。

    【制作】先熬羊脂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再放入蜜、地黄汁、生姜汁,不住搅拌,微火熬数沸成膏。每日空腹用温黄酒调1匙食之。

    【作用】补肺益肾,除骨蒸热。适宜于因虚劳而引起的腰痛、咳嗽、骨蒸潮热等症。

    五味子膏

    【原料】北五味子500克,蜜1000克。

    【制作】将五味子洗净,水浸后去核,再用水洗核,尽量取尽其味,过滤,加入上等蜜,在炭火上慢熬成膏,收存瓶中。经过5天出火性后,每次食1~2茶匙,空腹食用,开水送下。

    【作用】敛肺滋肾,生津涩精。适宜于因肺气肾阴俱亏而引起的咳嗽无痰、喘息口渴、盗汗、多汗、遗精、遗尿等症。

    金樱子膏

    【原料】金樱子100克,蜂蜜200克。

    【制作】先将金樱子洗净,加水煮熬,2小时出汤后再加水煮,如此4次,榨汁。将4次汤合在一起,继续煮熬蒸发,由稀转浓,加入蜂蜜拌匀,冷却后去上沫即可。每次10~15克,白开水调食,日2次。

    【作用】补肾益精。适宜于肾气亏虚而引起的梦遗滑精、遗淋白浊、小便不禁、女子带下,并伴有精神衰弱、失眠、盗汗等症者。

    把 "膏羹类"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 [食物疗法] 汤饮类
    下一篇: [食物疗法] 茶酒类
    最新中药文章
  • 牛黄生肌散
  • 春季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忌食...
  • 水蛇
  • 月桂子
  • 扁鹊
  • 小黄构
  • 辰砂天麻圆
  • 大宁散
  • 大青汤
  • 槲叶散
  • 龙虎丸
  • 天南星煎丸
  • 野菊煎剂
  • 清胆化石汤
  • 龙胆泻肝汤加减
  •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