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三九中医药网→ 中医书籍 → 《手穴手纹诊治》

    《 手穴手纹诊治》全书


    《手穴手纹诊治》第一节 手的解剖

    第一节 手的解剖

    手是由手骨、手肌、手的深浅筋膜、韧带以及手的血管、淋巴、神经和皮肤等组成。即皮、脉、肉、筋、骨。手的营养靠动、静脉的血液循环。手有意识的活动是受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的支配。手的各个部份有机的结合,共同完成手的协调动作,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手骨:手骨体形小,数量多,连接复杂,由腕骨、掌骨、指骨所组成,计有大小不同的骨27块。腕骨于手腕部排列成近侧和远侧两列,每列4块,计8块。根据不同形状,分别称之为舟、月、三角、豌豆、大多角、小多角、头状骨及勾骨。8块腕骨互相连接成为一体,前侧隆突,而掌侧面凹陷;掌骨为小型长骨,共5块,掌骨上端为底,下端为小头,中间部是体,第一掌骨最粗短,它的底有鞍状关节面,与大多角骨的对应关节面构成拇指腕掌关节。其它四个掌骨的底与腕骨相关节,组成掌腕关节,掌骨之间也彼此相互连接,组成掌骨间关节;指骨也是小形长骨,除拇指2节外,其它4指都是3节,共14块。第一节指骨的底以卵圆形凹的关节面与掌骨组成掌指关节。第二节指骨底有两侧凹,中间凸的关节面接第一节指骨下端的滑车,形成近侧指间关节。第三指骨下端无关节面,掌侧有粗糙隆起之甲粗隆。见图1—1。

    手骨

    2.手关节:手的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横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及指关节。这些关节有的能作屈、伸、收、展以及环转运动。中医认为,关节多为气血流注处,经脉气血运行的一些停顿点——腧穴多在此处。

    3.手肌:手的固有肌肉全部位于手的掌面,分外、内,中间肌群。外侧群形成手掌拇指侧的隆起,称之为鱼际;内侧群形成小指侧的隆起,称为小鱼际;中间群位于手掌的中间部,包括蚓状肌和骨间肌。

    4.手的筋膜和腱鞘:手的筋膜分深、浅筋膜,手的掌浅筋膜的结构特点是有许多纤维形成的小隔,连接皮肤和深筋膜。手掌深筋膜的表层分三部分,两侧较薄弱,分别覆盖鱼际和小鱼际肌,中间部分坚韧,称为掌腱膜,与掌长肌腱相连。手掌深筋膜在深部盖掌骨和骨间肌。手背浅筋膜盖手背各肌腱浅面,深层盖骨间背侧肌和掌骨背面。手的腱鞘主要分为手指屈肌的腱滑液鞘和手背伸肌的腱滑液鞘。它们起着约束肌腱、便于肌腱在鞘内滑动减少摩擦。(图1—2,图1—3)

    手指屈肌的腱滑液鞘

    手背伸肌的腱滑液鞘

    5.手的血液循环:手的动脉分布非常丰富,它们且构成互相交通的两个动脉弓——掌浅弓和掌深弓,掌浅弓是由尺动脉的未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位置较浅;掌深弓是由桡动脉的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组成,位置较深。此二弓有保证血液均分布至手指的作用,以适应作为劳动器官——手的机能需要。例如手在劳动时,在手掌或手指掌侧遭到压迫的情况下,由于掌深弓和掌浅弓借掌心动脉相互交通,并借穿支连接掌背动脉,仍可保证手指的血液循环不受影响。手的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每条动脉均有两条并行静脉,两条并行静脉之间均有许多吻合支,因此,结扎一支静脉,血液循环不受影响。见图1—4。

    手部的动脉(掌侧面深层)

    手部的动脉(背侧面)

    6.手的神经支配:支配手的神经主要有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尺神经穿行于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复转至前臂前面,在尺动脉的内侧降达腕部。在腕部,尺神经在豌豆骨的外侧,经腕横韧带的浅表和掌腱膜的深面进入手掌。尺神经是手肌和前臂尺侧半屈肌的主要运动神经,也是手尺侧半皮肤的感觉神经。桡神经分为桡神经深支和桡神经浅支,桡神经是上肢后群肌的运动神经,也是上肢后面皮肤的主要感觉神经。桡神经穿行外侧肌间隔时,被其固定于肱骨骨表,活动性小。因此,当肱骨于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易伤及桡神经。表现为:①不能伸腕和伸指,②前壁背面及手背面桡侧尤其是虎口皮肤感觉异常。正中神经在腕上方位于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腱之深方,位置浅表,正中神经穿过腕管在掌腱膜深面到达手掌,在手掌的近侧部发出正中神经返支,进入鱼际并分支支配除拇状肌以外的三块鱼际肌和第一、二蚓状肌。正中神经关系手的主要运动功能,也是手掌面的主要感觉神经。正中神经主干损伤后,主要表现屈腕及外展弱、拇、食指不能曲屈,拇指不能对掌。由于鱼际萎缩手掌平坦,称“猿手”。手部皮肤神经的分布(图1—5,图1—6)。这种情况在掌面正中神经分布于桡侧1/2指,尺侧尺神经为主;手背以桡神经和尺神经为主,个体之间有变异。

    手掌面的神经

    手皮肤的神经分布及变异

    把 "第一节 手的解剖"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 [手穴手纹诊治]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下一篇: [手穴手纹诊治] 第二节 手与经络的关系
    最新中药文章
  • 牛黄生肌散
  • 春季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忌食...
  • 水蛇
  • 月桂子
  • 扁鹊
  • 小黄构
  • 辰砂天麻圆
  • 大宁散
  • 大青汤
  • 槲叶散
  • 龙虎丸
  • 天南星煎丸
  • 野菊煎剂
  • 清胆化石汤
  • 龙胆泻肝汤加减
  •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