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养生

    杂粮健康又好吃

    目录: → 中医养生 发布时间:2009-10-25

      糙米稀饭“刮”脂肪

      糙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很高,常吃能够起到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作用,糙米中含锌也很多,能够改善皮肤粗糙的情况。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在做糙米粥之前,要先把糙米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再煮就可以了。糙米粥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高粱适合做点心

      高粱米做粥做饭,都显得略粗糙了一些,但是磨成面粉做成点心,则细腻富有营养,口感好了很多。高粱米最适合做一种叫高粱粑的点心,就是把高粱米磨成粉后加入泡打粉、白糖、鸡蛋和适量水调到黏稠,揉成面团,把高粱面团按平蒸熟,下油锅稍炸,撒上芝麻即可。

      高粱粑对于一些胃肠功能略差的人来说不好消化,可以尝试做一些高粱羹,比如在做银耳羹或者玉米羹的时候放上一点点高粱,可以让原本就很有营养的羹汤更增加一些滑润的口感。

      薏米煲汤最滋补

      薏米即薏苡仁。因其种在山里或者小河边等潮湿地带,受公害较少,受到青睐。中医认为,薏米具有强筋骨、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清肺热等作用。对女性来说薏米是很好的滋补品,大量的维生素B1能够让皮肤光滑美白,还能起到防子宫癌的作用。

      薏米性微寒,所以并不适合煮粥或者单吃。与一些能起到温补作用的食物一起煲汤就非常适合了,可以把鸡腿、番茄与薏米一起炖煮,不但容易消化,而且能起到非常好的滋补效果。薏米不容易消化,所以尽量不要多吃,尤其是老人、儿童以及胃寒胃炎的人,吃薏米的时候一定要适量。

      长身体吃荞麦面条

      荞麦的蛋白质比大米和面粉都高,尤其是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更适合吃一些荞麦面,其中的赖氨酸和精氨酸会让父母们都惊讶于孩子的长高速度和聪明程度。

      荞麦面条最适合的搭配就是用肉末和黄瓜一起凉拌,荞麦面性凉,容易伤胃,所以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泡得时间长一些,直到泡软,口感更好,也更容易消化。黄瓜可以让荞麦面更清爽,而肉末最好采用羊肉末,羊肉性温养胃,和荞麦是很好的搭配。

      最适合食用荞麦的就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偶尔吃一吃荞麦面条,老年人可以用来减血脂、降血压。小孩子在成长期间更是少不了荞麦,荞麦面条虽然好吃,但是并不适合早餐和晚餐,容易让胃部受损,或者不容易消化,每次不应食用过多。

      糯米最适合做醪糟

      糯米可以用来煮粥,也可以用来做汤圆,但是最健康也最神奇的做法还是把它做成醪糟。糯米可以帮助消化,也有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疲劳和头昏眼花的症状,特别是做成醪糟以后此作用更加突出,而且食用起来也更方便,不太受使用量的限制。

      我们可以用糯米、薏米、莲子粗粉、山药粗粉、芡实米、茯苓粗粉及酒酿曲适量混合在一起,将拌匀的原料放入搪瓷盆中,加水适量,在笼屉中蒸1小时,拿出放冷,拌入酒酿曲,把盆放在约25℃的环境中,约36~48小时,原料即发酵成为醪糟。如果爱吃甜的可以加一些冰糖,可以在中午和晚上服用醪糟,不但帮助消化,而且镇静安神,也会让胃觉得很舒服。此外,薏米健脾利湿,莲子和山药补脾益肾,茯苓补气,各种原料相配,可补虚强身。做成的醪糟实在是最富营养有益健康的搭配。

    (实习编辑:伍智聪)




    把 "杂粮健康又好吃"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保“胃”从饮食细节入手
    ·下一篇:莲藕抗衰老 为你留住容颜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雷公木香调中丸春季急、慢性肠炎患者忌食用...竹叶椒冬季补维生素B2防口角炎宜紫铜矿冬季食用冬笋科学搭配七枣汤秋季大便秘结患者忌食莲子春季疮疥疔肿者忌食用韭菜莲子百部沙棘槐角牛蒡刺玫三叉汤棉花根不妨试试素食“冬补”五虎追风散十三太保丸古钩藤牛心补这些食物富含微量元素铁精圆叶母草粗榧子酸浆溲疏松针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