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寿高88岁。
时至今日,一个强身健体的“静坐养生热”正在风靡全球。科学家们也对静坐的作用机理和效应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科学研究证实,静坐的养生保健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肺功能;二是提高心肌功能;三是调整神经系统功能;四是协调整体机能。
实践证明,静坐对多种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如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和冠心病等。还能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治疗现代极易多发的心身性疾病。脑力劳动者因用脑过度而造成神经衰弱、心悸、健忘、少寐、头昏、乏力,影响工作、学习及正常生活的,最适宜采用此种康复疗法。近来有人提出,静坐还有增强消化功能、提高耐寒能力及润泽肌肤的功效。
那么,怎么样运用静坐法来祛病强身呢?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场地力求适宜。静坐的环境不容忽视。应选择无噪声干扰、无秽浊杂物、无他人搅扰,而且空气清新流通的清静场所。
二是选择最佳时间。静坐的最佳时间是晨起或睡前,每日两次,每次应练30分钟。当然,那些终日伏案的脑力劳动者,就不必局限于此。古代推崇静坐法的学者大都认为“静能生慧”。如此张驰结合,既可养身养心,又有利于调整精神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把握坐姿要领。静坐者取端正坐姿,端坐于椅子上、床上或沙发上,面朝前、眼微闭、唇略合、牙不咬、舌抵上腭;前胸不张,后背微圆,两肩下垂,两手放于下腹部,两拇指按于肚脐上,手掌交叠捂于脐下;上腹内凹,臀部后凸;两膝不并(相距10厘米),脚位分离,全身放松。确定正确坐姿和调整躯体放松的过程,即是静坐中的所谓“调身”。
四是在“静”字上下功夫。入静的目的在于“澄心”。静坐是静与坐的有机结合,一个“静”字至关重要。所谓入静,就是排除一切杂念,即静坐中的“调心”。初学者往往不易排除杂念,所以要学会“澄心”之法:心如平镜深潭水,一眼见底不闻声。你可在心里默默诵念:“入静好,入静宁心,入静健身。眼望鼻,鼻望口,口望心,心无杂念,益智长生”等等心语。通过自我心理暗示,慢慢掌握入静之法。总之,应求自然,行于不经意之间,达到调身、调心、调息的“三结合”境地,进入似有似无、似睡非睡的忘我虚无状态。这样就会感到全身非常轻松舒适。
当静坐结束后,静坐者可将两手搓热,按摩面颊双眼以活动气血。此时会顿感神清气爽,身体轻盈。正所谓:澄心静坐,怡养身心,常习不懈,永葆康宁。
编后:养生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注重养生并不难,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来养生,像“吃饭七分饱”、“每天运动一会儿”以及古今医家和养生家倡导的澄心静坐等都是很容易实现的,但是看似简单,很多人却不能一以贯之。所以说,养生难在持之以恒,最关键的还是要树立一种重视健康的理念,确立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只有在坚定信念的支撑下,才能将养生付诸自己的实践。
(实习编辑:伍智聪)
把 "澄心静坐 怡养身心"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养生之道 养德很重要
·下一篇:节奏加快 阴虚缠上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