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自倍易伤肠胃意思就是说,饮食的量太多了,超过了自身的消化能力,就会形成伤害胃肠的因素,造成儿童消化能力的下降,产生胃肠疾病。
五味滋养人体的时候,并不是在全身均匀分布的,而是有所侧重的,不同的滋味偏爱不同的脏腑。比如说,酸味进入人体,吸收之后,首先滋养肝气;苦味进入人体,首先对心气有利;甜味的食品在人体吸收之后,首先使脾气得到补益;辛味对于肺脏特别喜好,因此,辛辣味的食物吃了之后,很多人就冒汗,这就是集中在肺的表现,因为肺合皮毛,司汗孔开阖;咸味的食物,首先有利于肾水,许多补肾的中药需要用盐炮制。但是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太过分的偏爱往往就是一种损害。
“适中”是中医学十分重视的尺度,超过一定限度的东西,无论是外界的还是自身的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水谷经过胃的腐熟作用,就可以变成精微物质,提供全身需要,能够化生血液,也能够形成五脏六腑之精。所以说:“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得谷则生,绝谷则亡。”可见,饮食水谷在人体的生命代谢过程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体对于水谷的容纳、消化、吸收、转运都是有限度的。
在生理的条件下,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胃和肠道保持着流水作业、交替虚实的生理节奏。也就是在胃进食的时候,肠道应该是“虚位以待”,保持着接待能力。当胃中的食物进入肠道之后,胃则变成空虚状态,进行休整,等待接纳下一批食物。如果超过一定量限制的暴饮暴食,就会损伤肠胃的消化传导功能,出现胀满不适,不想进食,甚至恶心、呕吐等。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枢纽瘫痪,就会形成一系列疾病。
不同的人,脾胃机能的强弱不同,消化强弱有别,所以进食多少应当因人而异。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活动状态,人体需要水谷的量也是不同的,必须随时调整。
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把吃饱作为人生的基本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物空前丰富起来,但是人们仍然被“饱食文化”所影响,误以为吃得多就好,能吃就能干。甚至有不少人追求“享口福”,喜欢吃大餐,喜欢食山珍海味、生猛海鲜,且“食不厌精”,酒肉迭进,日甚一日。
殊不知,日积月累的饱食终可造成营养过盛,最后导致疾病。营养过盛的疾病俗成“文明病”,诸如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肥胖、中风、高血脂、高黏血症等等,往往与营养过盛有关。
还有许多疾病与饮食有关,比如各种食品的污染,激素、农药、化肥残留,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着色剂、防腐剂、防潮剂、化学包装等等,这些现代高科技产品对于人体的影响,人们还远远没有弄清楚。
毫无疑问,古人生活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了,几百万年以来,人类所习惯的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生态的环境以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也已经不见了。化学农药已经污染了土壤,通过土壤又污染了地下水源,甚至连南极、北极都遭到了污染。这些因素对于人类健康的远期影响今天还无从谈起。
虽然已经有了“民以食为害”的现象,许多疾病也都因吃而生,但是吃出来的疾病,自古就有。《黄帝内经》说:“膏粱之变,足生大丁。”是说过度进食高营养的食物,可以引发糖尿病,可以产生反复的疖肿疮疡。
老年人往往担心食物剩下了口味不再好吃,或者扔了可惜而多吃一口。殊不知,今天多吃一口,明日多吃一口,天长日久积累起来就形成了吃出来的疾病。
儿童喂养不当也可以产生很多疾病。优生优育的政策和独生子女的基本国策,使许多年轻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但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孩子总是吃不好,长不壮。
许多孩子被五颜六色的小食品所吸引,整天吃一些膨化小食品,或者块糖、巧克力。这样自然食欲越来越差,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厌食、腹胀、便秘、腹泻成为经常的事情。天长日久之后,或者面黄肌瘦;或者虚胖体软,经常盗汗,反复上火,不断感冒,扁桃体发炎;或者咳嗽连连,经常打针输液,时常奔走于各大医院之间。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喂养孩子呢?古代中医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呢?
春秋时期的医学家扁鹊,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
古人说,孩子不是成人按比例的缩小,而是有一套自己的生理、病理特点。
中医学认为,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属于“稚阴稚阳”的阶段,脏腑娇嫩,容易脾胃虚损,也容易形成肠胃积滞;小儿肌肤薄弱,容易受风、受寒,如果捂得太多,就会伤热上火。因此,小儿具有“易虚易实”的特点,有的因为患病日久而影响生长发育,也有的因为发热而引动肝风,出现“高热惊厥”。
辩证地看问题,儿童虽然肌肤娇嫩,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患病,但是儿童亦处于生长旺盛的阶段,不像老年人那样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也没有对于复杂社会关系的忧虑。所以中医学认为,儿童“脏器轻灵,随拨随应”,有病容易治疗,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多儿童经过中医的调理、治疗,告别了疾病,恢复了体质,走向了健康。 下一页
怎样做才算是合理的喂养呢?
中医学认为,首先要根据各自儿童的特点,因人而异,而不能千篇一律,一样对待。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有节制地喂养。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就是说,饮食的量太多了,超过了儿童自身的消化能力,就会形成伤害胃肠的因素,造成儿童消化能力的下降,产生胃肠疾病。比如,吃得太多,儿童的食欲就会下降,出现腹部胀满,口气酸腐,舌苔厚腻、白腐,矢气秽浊,臭不可闻,便秘或者腹痛、腹泻等。这时就应当减少喂食的量和喂食的次数,让胃肠道得到应有的休息,逐渐恢复其功能。
古人认为,过分的喂食不如适当的饥饿对健康更有利,甚至提出了“要让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的主张。但是饥与寒的程度仅仅是“三分”,而且这一主张是针对过分喂养提出来的,并不能一概而论。
出现了过分喂养,或者儿童自身不能掌握进食的尺度,东西吃得太多了就应当通过腹部按摩,或者适当活动,或者吃一点有助于消化的药物来帮助儿童进行消化,而不应当放任不管,或者强迫儿童进食。否则,儿童的消化功能会进一步受到伤害。
喝太多的冷饮,不仅容易损伤胃肠消化功能,也会导致感冒、咳嗽。因为中医学认为,人的饮食要经过脾转输于肺,脾胃的寒气会影响到肺,影响肺气的下降可以造成咳嗽,或者喘促气急。
医学研究表明,食物过分纯净容易患哮喘病。欧美发达国家的普查资料显示,哮喘病的发病率上升不仅与环境污染有关,也与人们食物过于纯净有关。原因就在于人生活在大自然里,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环境里的大分子物质。如果食物过于精细,在小的时候没有与这些大分子物质接触过,长大之后再接触这类物质,就容易引发过敏性哮喘。
(实习编辑:朱文斌)
把 "饮食需节制 自倍易伤肠胃"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浪漫七夕 甜蜜DIY
·下一篇:家有丑妇 男人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