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本草学说,他们以独特的智慧,反复揣摩而感悟出治疗疾病的规律,发现中医学“玄机”所在,并著书立说传于后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祖国医学立足于不败之地。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病由世间之物所生,必然就有世间之物可治。所以医者须知药物之寒、热、温、凉、四气五味之别,作为施药之根本。掌握药物升降浮沉之规律,如“代赭石不知其重,海浮石不知其轻,医之过也”。除此当知药物采集的时间,炮制的方法及制成药物剂型的不同,其疗效有别。药物配伍组方之巧妙,在于所选药物能针对疾病的本质,敌中要害为准绳。除知配伍“七情”外,当十分清楚“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治病不可孟浪从事。临床根据病情选用不同剂型的药物,也是十分重要的。药物用量对疗效有着很大关系,必须严格掌握,药量不及则药不中病,量过大反伤人正气,药量当随地区、年龄、体质、气候、具体病情而制宜。病有在上、中、下、四肢、骨髓之不同,服药因此而有空服、饱服及晨夕之别。因饥饱晨夕之殊,有气血阴阳盛衰之异,伺其机而服药,得其宜而效捷。
古今以来,凡是大医治病不仅精于辨证,且对本草学说无不精通,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立法严密,配伍精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世医家都十分推崇,如桂枝汤原本治疗太阳中风症,若倍用白芍加饴糖则为小建中汤,治疗阴阳两虚之虚劳病。重用桂枝则变为治疗奔豚之气以助阳祛寒。妙在药物剂量之变化。至于桂枝汤服法,更有讲究。方后云“上五味口父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便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其中妙在于服药时间及方法的选择,运用某些性猛攻破之剂或有毒药物时,其效害仅毫厘之差,不识其效望而生畏,不明其害则祸不旋踵,当慎之,举世闻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勇取蔓陀罗之猛毒,药王孙思邈巧用水蛭之猛,医圣张仲景善用附子、乌头、巴豆之俊,以其启病于须臾。如用桂枝茯苓丸以行瘀化癥,本方服法规定严格,每日服“兔屎大……一丸,不知加至三丸”,可见本方用量极轻。用大乌头煎以驱寒止痛时,方后注明:“不至稍增;不可一日再服”目的在于用药从小剂量开始,以防逐邪伤正或毒性累积性中毒。仲景配方特点:“病有万变,药亦万变”加减灵活。如治疗“痞症”,根据寒、热、虚、实之不同,列举了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并非一概而论,其妙在于辨证施药。又如“麦门冬汤”主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于大队滋阴药中加化痰之半夏一味,使之津生痰除,阴生火敛。唐容川谓仲景用药之法“全凭乎症,添一症则添一药,易一症则易一药”。是对仲景的高度概括,被后世医家称之为“医圣”。脾胃学家李东元垣甘温除大热的‘补中益气汤’本为升阳益气,妙用陈皮,使静者之气微动便升。王清任《医林改错》改正了以前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发展了血瘀致病的理论,一首“血府逐瘀汤”适应症广泛,疗效令人叹为药止。近代医家蒲辅周在立法用药上,贯彻了“汗而毋伤,下而毋损,凉而毋燥,补而毋滞、消而毋伐”的精神。其旨在于治疗用药量的准确掌握,应当中病即止,体现了度和量的概念。可见前贤用药配伍精妙、法度严密,实为医之楷模。
相反,一些庸医则不知医之责任重大,更不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孤陋寡闻,道听途说”。诊病“按寸不及尺”,对本草学说一知半解,处方用药杂乱无章,自以为药量大作用强,名贵之药治大病,肆用参茸,滥施滋补,误人多矣。清代名医徐灵贻对此恶习深恶痛绝,指出“夫人参用之得当,能补益元气,拯救危险。然不可谓天下之死人皆能生之也。其为气盛力厚,不论风、寒、暑、湿、痰火郁结皆能补塞……乃不审其有邪无邪,是虚是实……人参者,乃医家邀功避罪之圣药也”。所以医生用药关系重大,必须认准证候,掌握分寸,即所谓“行方智园、胆大心细”正如“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下咽,阴盛则亡”。所以陶弘景说“至于汤药一物有缪,便性命及之”,医者必须慎之,切忌主观妄为,应当药症相宜,施治得当,翼可取效桴鼓,解人之难也。
(实习编辑:伍智聪)
更多中医最新资讯,请关注39中医频道——中国第一中医门户
把 "“用药如用兵”:医须妙用本草"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中药助神七宇航员更健康
·下一篇:鹤年堂:六百载岁月见证中华养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