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马肉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马肉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Mǎ Ròu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肉。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源形态】

    马(《诗经》)

    体长约1.5~2.5米,高约1~1.5米。毛色随种类而不同。头、面狭长,耳直立能动.前额阔,上披长毛如发.颈部长,有鬃毛,自头后沿颈背向下披垂。躯干部长,胸部比腹部宽大。四肢细长,下部有距毛,前肢腕骨上方和后肢跗骨下方,有一部分无毛而有坚固的灰白色胼胝体,俗称"夜眼"。足趾仅第3趾发达,成末端卵圆形的实性蹄;第2,第4趾均退化。尾自基部末端,具总状长毛,形如尘拂。

    【性味】

    甘酸,寒。

    ①《别录》:"味辛苦,冷。"

    ②《日用本草》:"味酸辛,冷。"

    ③《本经逢原》:"辛,温。"

    ④《医林纂要》:"甘酸,寒。"

    【功能主治】

    ①《别录》:"主除热下气,长筋,强腰脊。脯疗寒热痿痹。"

    ②《食疗本草》:"主肠中热。"

    【注意】

    ①《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

    ②《食疗本草》:"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

    ③《日华子本草》:"马肉忌苍耳、生姜。"

    【附方】

    ①治豌豆疮:马肉煮烂,汁洗,干脯亦得。(《兵部手集方》)

    ②治头店白秃:马肉煮汁洗。(《圣惠方》)

    【摘录】《*辞典》

    页首↑

    白马阴茎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Bái Mǎ Yīn Jīnɡ

    【别名】白马茎(《本经》)。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雄性外生殖器。

    【源形态】动物形态详"马肉"条。

    【炮制】《雷公炮炙论》:"(白马茎),临用时以铜刀劈破作七片,将生羊血拌蒸半日,出晒干,以粗布拭上皮,并干羊血了,细锉用也。"

    【性味】

    甘咸,温。

    ①《本经》:"味咸,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本草经疏》:"甘咸,温。"

    【功能主治】

    补肾益气。治阳痿精衰,虚弱羸瘦。

    ①《本经》:"主伤中脉绝,阴不起。强志益气,长肌肉,肥健,生子。"

    ②《别录》:"主小儿惊痫。"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剂。

    【注意】《本草经疏》:"凡阴虚火盛者不得服。"

    【附方】益丈夫阴气:白马茎,阴干者,末,和苁蓉蜜丸,空心酒下四十丸,日再,百日见效。(孟诜)

    【摘录】《*辞典》

    页首↑

    马齿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Mǎ Chǐ

    【别名】马牙(《本草拾遗》)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牙齿。

    【性味】《纲目》:"甘,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惊痫,疔疮,牙痛。

    ①《别录》:"主小儿马痫。"

    ②《本草拾遗》:"烧作灰,唾和,绯帛贴丁肿上,根出。"

    ③《日华子本草》:"水磨(服)治惊痫。"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0.5~1钱;或以水磨汁。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疔肿未破:白马齿烧灰。先以针刺破乃封之,用湿面围肿处,醋洗去之,根出。(《肘后方》)

    ②治赤根疔:捣马牙齿末,腊月猪脂和敷之,拔根出,亦烧灰用。(《千金方》)

    ③治虫牙作痛:马牙一枚煅热,投醋中七次,待冷含之。(《唐瑶经验方》)

    ④治内痈未作头者:马牙灰和鸡子涂之,干则易。(《千金方》)

    【摘录】《*辞典》

    页首↑

    驹胞衣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Jū Bāo Yī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胎盘。

    【功能主治】《孙天仁集效方》:"治妇人天癸不通,驹胞衣煅存性为末,每服三钱,入麝香少许,空腹新汲水下。"

    【摘录】《*辞典》

    页首↑

    马肝

    《*辞典》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Mǎ Gān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肝。

    【功能主治】《圣惠方》:"治妇人月水不通,心腹滞闷,四肢疼痛。赤马肝一片,炙令干(燥),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

    【摘录】《*辞典》

    页首↑

    马骨

    《*辞典》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Mǎ Gǔ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骨头。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头骨:微寒。"

    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头疮,耳疮,阴疮,瘭疽。

    ①《别录》:"头骨:主喜眠,令人不睡。"

    ②《食疗本草》:"小儿患头疮,烧马骨作灰,和醋敷。亦治身上疮。"

    ③《日华子本草》:"头骨烧灰,敷头耳疮佳。"

    ④《纲目》:"止邪疟;烧灰和油,敷小儿耳疮、头疮、阴疮、瘭疽有浆如火灼。"

    【用法用量】外用:烧灰研末调敷。内服:烧灰入丸、散。

    【附方】

    ①治胆热多眠:马头骨灰一两,铁粉一两,朱砂半两(研、水飞过),龙脑半分,上药同研令匀,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竹叶温汤下,食后服。(《圣惠方》)

    ②治臁疮溃烂三四年:马牙匡骨烧研(先以土窖过),搽之。(《纲目》)

    【摘录】《*辞典》

    页首↑

    马皮

    《*辞典》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Mǎ Pí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皮。

    【功能主治】

    ①《圣惠方》:"治小儿赤秃,以赤马皮、白马蹄烧灰,和腊猪脂敷之。"

    ②《滇南本草》:"烧灰调油搽铜钱牛皮癣。"

    【摘录】《*辞典》

    页首↑

    马鬐膏

    《*辞典》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Mǎ Qí Gāo

    【别名】马膏(《灵枢》),马鬐头膏(《别录》),马脂(《丹房鉴源》)。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项上的皮下脂肪。

    【性味】

    ①《别录》:"平。"

    ②《纲目》:"甘,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别录》:"主生发。"

    ②《纲目》:"治面酐,手足皴粗,入脂泽,用疗偏风口歪僻。"

    【摘录】《*辞典》

    页首↑

    马乳

    《*辞典》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Mǎ Rǔ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乳汁。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冷。"

    ②《药性论》:"无毒。"

    ③《本草拾遗》:"味甘,性冷利。"

    【功能主治】

    补血润燥,清热止渴。治血虚烦热,虚劳骨蒸,消渴,牙疳。

    ①《别录》:"止渴。"

    ②《唐本草》:"止渴疗热。"

    ③《随息居饮食谱》:"功同牛乳而性凉不腻。补血润燥之外,善清胆、胃之热,疗咽喉口齿诸病,利头目,止消渴,专治青腿牙疳。"

    ④《泉州本草》:"治骨蒸、痨热,消瘦。"

    【用法用量】内服:煮沸。

    【摘录】《*辞典》

    页首↑

    马蹄甲

    《*辞典》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Mǎ Tí Jiǎ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马蹄。

    【性味】

    甘,平.

    ①《别录》:"温。"

    ②《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崩漏带下,牙疳,秃疮,疥癣,脓疱疮。

    ①《别录》:"白马蹄疗妇人漏下,白崩;亦马蹄疗赤崩。"

    ②孟诜:"亦马蹄主辟温疟。"

    ③《滇南本草》:"烧灰为末,油调搽秃头疮、癣疥。"

    ④《纲目》:"疗肠痈,下瘀血,带下,杀虫。又烧灰入盐少许,掺走马疳蚀,甚良。"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带下:烧马左蹄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②治白漏不绝:白马蹄、禹余粮各四两,龙骨三两,乌贼骨、白僵蚕、赤石脂各二两。上六味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十丸,不知,加至三十丸。(《千金方》马蹄丸)

    ③治走马牙疳,延烂穿腮:白马前蹄,刮下脚皮,炙炭存性,加冰片少许吹之。(《外科全生集》马蹄散)

    ④治头赤秃:马蹄烧灰,捣罗为末,以腊月猪脂和敷之。(《圣惠方》)

    ⑤治一切癣:白马蹄,煅存性,为末。预取马齿苋杵烂,加水煎成膏,调前末搽之。(《外科大成》马蹄膏)

    ⑥治脓疱疮:马蹄,烧存性,研细面。涂于患处。(《蒙医经验方》)

    【摘录】《*辞典》

    页首↑

    马心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Mǎ Xīn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心脏。

    【功能主治】《别录》:"主喜忘。"

    【注意】盂诜:"患痢人不得食。"

    【附方】治心昏多忘:马、牛、猪、鸡心,干之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方》)

    【摘录】《*辞典》

    页首↑

    马鬃

    《*辞典》

    【出处】《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Mǎ Zōnɡ

    【别名】马髻毛(《别录》),马牦(《千金方》)。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

    【毒性】《纲目》:"有毒。"

    【功能主治】

    治女子崩中、带下,疮、痈。

    ①《别录》:"主女子崩中赤白。"又:"马毛主小儿惊痫。"

    ②《日华子本草》:"烧灰止血,并敷恶疮。"

    ⑨《滇南本草》:"烧灰敷疮毒、痈疽、疗疮。"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敷。

    【附方】

    ①治带下:白马牦二两,龟甲四两,鳖甲十八铢,牡蛎一两十八铢。上四味,治下筛,空心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一匕半。(《千金方》白马牦散)

    ②治崩中下血不止:绵灰、黄绢灰、艾叶灰、马尾灰、藕节灰、莲蓬灰、油发灰、亦松皮灰、棕榈灰、蒲黄灰。等分,为细末,用醋煮糯米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米饮下。(《济生方》十灰丸)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马肉"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白粱米
    ·下一篇:白毛夏枯草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何首乌散薄荷汤毛轴碎米蕨冬季“冬痒症”用哪些药物治...合掌散紫楠川牛膝[图]秋季冠心病患者忌多吃水果谷芽吐血兼咳嗽——1少阴病当灸及附子汤证杜仲酒阳春防水痘增损柴胡汤秋季养生应五防十奇散菟丝子散夏季防鼻面部疖肿夏季忌吃四种食物白花甜蜜蜜春季忌过量食野菜春季宜吃香椿夏季养生保健每天吃水果别超过两种鸭脚木单叶铁线莲酸果藤柔毛水杨梅水流豆水蕨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