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陆川本草》
【拼音名】Fàn Tuán Ténɡ
【别名】风沙藤、过山风、黑老虎(《岭南采药录》),十八症(《陆川本草》),臭饭团、过山龙藤(《海南植物志》),大饭团藤、血藤、大叶钻骨风、鸡肠风(《广西药植名录》),绯红南五味子(江西《草药手册》),酒饭团(《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饭团的茎、叶。全年可采。
【源形态】常绿攀援灌木,长3~6米。叶互生,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8~17厘米,宽3~6~8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至钝形,全缘,革质,近无毛,侧脉每边6~7条;叶柄长1~2厘米。花红色或黄色带红色,单性,雌雄同株,单生于叶腋;雄花花被10~16片,最外的最小,卵形,长约5毫米,最大的长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12~25毫米,雄蕊14~48,2~5轮排列;雌花花被与雄花相似,雌蕊群卵形至近球形,心皮50~80,5~7轮排列。聚合果近球形,直径6~10厘米,熟时红色或黑紫色。花期4~7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多生于山地、山谷、水旁疏林中,常缠绕树上.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藤含生物碱、酚类、三萜(或甾醇)、挥发油。
【性味】《陆川本草》:"酸甘,微温。"
【功能主治】
①《陆川本草》:"接骨,散瘀,消肿,解毒。治跌打骨折,风湿骨痛,疮疖,伤口感染。"
②《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止痛。治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Fàn Tuán Gēn
【别名】入地麝香、过山香(《广西药植名录》),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两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饭团的根皮或根。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产广西、广东。
【性状】干燥根皮,呈条块状或半卷筒状,长短大小不等。外表略粗糙,质脆,呈棕褐色,有多数纵皱纹及横裂纹.内表面红棕色。质硬易折断,横断面不光滑,纤维性。略有香味。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治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骨痛,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①《岭南采药录》:"去瘀生新。治妇女经前后肚痛,产后风迷,霍乱吐泻抽筋。"
②《广西药植名录》:"止血,补血。治刀伤,子宫脱垂。"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祛风消肿。治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骨痛,跌打痪痛,经前腹痛,产后瘀痛,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附方】
①治痛经:风尾草一两,饭团根五钱,盘柱南五昧子五钱,乌药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产后恶露不净腹痛:饭团根一两,山鸡椒五钱。水煎服。本方也可用治痛经。(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用于止痛:取黑老虎根、救必应(冬青科,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黑老虎根3.5克,救必应氯仿抽出物(干品)5毫克。行肌肉或穴位注射,每次2~4毫升。用于胆道蛔虫、胃肠绞痛、术后肠粘连、溃疡病疼痛发作、附件炎、痛经、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肾绞痛等病症共129例,获显效93例,用药后15分钟见效,1~2小时内疼痛消失;减轻25例,用药后30分钟疼痛减轻;无效11例。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