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海带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海带

    【出处】《嘉祐本草》

    【拼音名】Hǎi Dài

    【别名】海马蔺、海草(《东北药植志》)。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的全草。春、夏、秋皆可采收,除去杂质,用淡水洗净,阴干。

    【源形态】

    大叶藻(《本草拾遗》)

    多年生沉水草本。根茎横卧,白色肥厚;茎在基部有分枝,扁平,淡栗色。叶绿色,线状,长达50厘米以上,宽约5毫米,质柔软;托叶膜质,狭长。花序肉穗状,生于篦状苞内;花小,雌雄花交叉排列成两行,无花被,裸出;子房卵状长圆形,先端有凿形花柱,柱头二裂,刚毛状。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中。分布辽宁、山东沿海。产于辽宁、山东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呈细长带状,全缘,常皱缩或卷曲,多碎断,直径约2~8毫米,薄如纸,表面棕绿色至棕色,上有类白色盐霜。质脆如纸,折断面有细毛样纤维。臭微弱;味咸。

    【化学成分】干大叶藻含水分28.5%,灰分17%,粗纤维21.2%,氮0.71%,蛋白质4.81%,脂肪1.2%,戊聚糖8.82%。又含大叶藻素,内有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o-甲基木糖和洋芫荽糖。尚含鞣质、维生素B2等。含碘量不及海藻。

    【药理作用】用乙醚从海带(大叶藻)中提出的一种成分,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拣去杂质,清水漂净,切成宽丝,晾干。

    【性味】

    咸,寒。

    ①《品汇精要》:"味苦咸,性寒,无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咸甘,凉。"

    【功能主治】

    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治瘿瘤结核,疝瘕,水肿,脚气。

    ①《嘉祐本草》:"催生,治妇人及疗风,亦可作下水药。"

    ②《本草图经》:"下水速于海藻。"

    ③《纲目》:"治水病,瘿瘤,功同海藻。"

    ④《玉楸药解》:"清热软坚,化痰利水。"

    ⑤《医林纂要》:"补心,行水,消痰,软坚。消瘿瘤结核,攻寒热瘕疝,治脚气水肿,通噎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附方】

    ①治赘:海带、海藻、海蛤、昆布(四味皆焙)、泽泻(炒)、连翘,以上并各等分,猪靥、羊靥各十枚。上为细末,蜜丸,如鸡头大,临卧噙化一、二丸。(《儒门事亲》比瘿丹)

    ②治三种瘿:海藻、海带、昆布、雷丸各一两,青盐、广茂各半两。上等分,为细末,陈米饮为丸棒子大,噙化。以炼蜜丸亦好。(《杂类名方》玉壶散)

    【名家论述】《本草汇言》:"海带,去瘿行水,下气化痰,功同海藻、昆布;妇人方中用此催生有验,稍有异耳。"

    【备注】现代一般所称的海带药材中作昆布使用(参见"昆布"条)。《嘉祐本草》所描述的"登州人干之以束器物"的海带,是大叶藻和海韭菜。登州一带产有大叶藻和海韭菜,这两种植物在山东称为"海带草",其性状亦与《嘉祐本草》所说的"柔韧而长"相符。今辽宁省亦以大叶藻入药,称为海带。

    【摘录】《*辞典》




    把 "海带"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哈士蟆
    ·下一篇:海带根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竹叶吉祥草半把伞冬季吃火锅忌吃烫食冬季锻炼先饮水细叶泥炭藓掉毛草博金散溃脓散羊脬过食生冷,身体浮肿,腹大如...《吴佩衡医案》瘟疫病阳明急...秋季儿童忌多吃桑葚龙胆地丁独圣散春季提高身体免疫力宜增加哪...油桐玄参散养金汤蚕砂大对经草蜈蚣饯透肌散牙刷草春季儿童防肠道病毒群病春夏紧急抗痘3步曲岩山枝小果千金榆蓝萼香茶菜五瓣寄生兔骨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