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虎胆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虎胆

    《*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ǔ Dǎn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胆。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功能主治】

    治小儿惊痫、疳痢,跌打损伤。

    ①孟诜:"主小儿疳痢,惊神不安,研,水服之。"

    ②《本草拾遗》:"主小儿惊痫。"

    【用法用量】内服:烘干研末,3~5分。

    【附方】治打伤垂死,饮食不进,前后不通,乃瘀血在心,命在旦夕:虎胆五分,去外皮,用老黄酒,在碗内研细为末,白茯苓二钱为末,用热陈酒调灌下。(《纲目拾遗》)

    【摘录】《*辞典》

    页首↑

    虎肚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Hǔ Dù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胃。剖取虎肚后。洗净,烘干,切块。

    【生境分布】产东北及华南各地。

    【性状】为方形块状物,约1.5厘米见方;质如皮状,黄色,有腥气。

    【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食。

    【用法用量】内服:煨存性研末入丸、散。

    【附方】

    ①治反胃吐食:虎肚生者勿洗,存滓秽,新瓦固煅存性,入平胃散末一两和匀,每白汤服三钱。(《保寿堂经验方》)

    ②治翻胃,危笃之极:虎肚一具(泥裹煅过),母丁香三钱,沉香八钱,狗宝二钱五分。上为末。老生姜取汁为细丸。每服八分,酒下。(《丹台玉案》虎肚回生丹)

    【摘录】《*辞典》

    页首↑

    虎膏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Hǔ Gāo

    【别名】虎油(《物理小识》),虎脂(《本草新编》)。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脂肪油。

    【化学成分】体内储存脂肪,熔点43~44℃,碘价56.8,含固体脂肪酸44.59%,液体55.41%,不皂化物0.74%。脂肪酸中最多是油酸,次之是硬脂酸、棕榈酸,也含少量其它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另报道含肉豆蔻酸3.01%,棕榈酸26.75%,硬脂酸10.64%,十四碳烯酸5.58%,十六碳烯酸5.60%,十六碳二烯酸0.21%,十六碳三烯酸0.16%,十八碳烯酸(即油酸)37.93%,十八碳二烯酸(即亚油酸)6.19%,十八碳三烯酸(即亚麻酸)6.78%,及C18以上的不泡和脂肪酸(以廿碳烯酸计算)1.74%,又含不皂化物0.41%。

    【功能主治】

    治反胃,头疮白秃,痔疮下血。

    ①《别录》:"疗狗啮疮。"

    ②孟诜:"纳下部。治五痔下血。"

    ③《纲目》:"服之治反胃,煎消涂小儿头疮白秃。"

    ④《物理小识》:"治大麻疯。"

    【用法用量】内服:和酒炖温。外用:涂。

    【附方】

    ①治一切反胃:虎脂半斤(切),清油一斤。瓦瓶浸一月,密封勿令泄气。每以油一两,入无灰酒一盏温服,以瘥为度,油尽再添。(《寿域神方》)

    ②治疮秃:虎膏涂之。(《普济方》)

    【摘录】《*辞典》

    页首↑

    虎筋

    《*辞典》

    【出处】《泉州本草》

    【拼音名】Hǔ Jīn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脚筋。

    【功能主治】治风湿性关节炎,炖鸡食。

    【摘录】《*辞典》

    页首↑

    虎睛

    《*辞典》

    【出处】《雷公炮炙论》

    【拼音名】Hǔ Jīnɡ

    【别名】虎眼睛(《别录》)。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眼睛。将虎睛成对割下,放在炒热的谷子内烘,冷后再炒再烘,至干燥为度。

    【生境分布】产于东北及华南各地。

    【性状】呈椭圆形,皱缩,睛黑色,周围和背面橙黄色,有腥气。

    【炮制】《雷公炮炙论》:"用虎睛,先于生羊血中浸一宿,漉出,微微火上焙之干,捣成粉,候众药出,取合用之。"

    【功能主治】

    镇惊,明目。治惊悸,癫痫,目翳。

    ①《别录》:"疗癫。"

    ②《千金·食治》:"主惊痫。"

    ③孟诜:"主疟病,小儿热,惊悸。"

    ④《纲目》:"明目去翳。"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附方】

    ①治痫疾潮搐,精神恍惚,烦乱不宁,口干喜水,或时讝语:虎睛一对(微炒),犀角屑、远志(去心)、栀子仁,大黄各一两。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食后。(《杨氏家藏方》虎睛丸)

    ②治小儿惊痫掣疭:虎睛细研,水调灌之蛊,大小加减服之。(《经验后方》)

    ③治小儿夜啼:大虫眼睛一只,为散,以竹沥调少许与吃。(姚和众)

    ④治疟,发作时节不定,寒热甚者:虎睛一枚(生捣细末)腊月猪血少许,朱砂一分(细研),阿魏一分(研末)。上件药,都研令匀,用粽子尖七枚,和丸如黍粒大。以绵裹一丸,纳鼻中。(《圣惠方》)

    【名家论述】《本草述》:"大抵虎睛所治之痫,属于肝心二脏居多。然治小儿诸痫,如地龙散,亦有用之者。"

    【摘录】《*辞典》

    页首↑

    虎肉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Hǔ Ròu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肉。

    【性味】

    甘酸,温。

    ①《千金·食治》:"味酸,温,无毒。"

    ②《本草衍义》:"微咸。"

    ③《医林纂要》:"甘酸,热。"

    【功能主治】

    补脾胃,益气力,壮筋骨。治脾胃虚弱,恶心呕吐,疟疾。

    ①《别录》:"疗恶心欲呕,益气力。"

    ②《千金·食治》:"止多唾。"

    ③《本草拾遗》:"肉及皮主疟。"

    ④《医林纂要》:"壮筋骨,消食积,化骨哽。"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附方】治老人脾胃虚弱,恶心不欲饮食,常呕吐:虎肉半斤(切作脔),葱白半握(细切)。上件以椒酱五味调炙之,空心冷食为任。(《寿亲养老新书》虎肉炙方)

    【摘录】《*辞典》

    页首↑

    虎肾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Hǔ Shèn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肾。

    【功能主治】治瘰疬。

    【摘录】《*辞典》

    页首↑

    虎牙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Hǔ Yá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牙齿。

    【功能主治】

    ①《别录》:"疗丈夫阴头疮及疽瘘。"

    ②《纲目》:"杀痨虫,治猘犬伤发狂,刮末,酒服方寸匕。"

    【摘录】《*辞典》

    页首↑

    虎爪

    《*辞典》

    【出处】《泉州本草》

    【拼音名】Hǔ Zhuǎ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爪甲。

    【功能主治】治脱骨疽,磨醋抹患处,频抹有效。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虎胆"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蝴蝶花
    ·下一篇:虎图辣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朱震亨张锡纯木香导饮丸冬季洗澡水温多少度为宜姬蕨温病兼喉痧痰喘疟疾兼暑热加减化瘀止痛汤春季先兆流产患者忌多食用马...白矾陈皮羚羊角大头陈东风菜鸡矢藤刺针草益气通尿汤十神汤夏季防“气象病”夏季忌多吃寒凉食物活鱼忌马上烹调竹节蓼竹蠹虫柚树寄生下果藤乌药乌桕瓮菜癀石上开花疏风五苓散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