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黄大豆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黄大豆

    【出处】宁原《食鉴本草》

    【拼音名】Huánɡ Dà Dòu

    【别名】黄豆(《日用本草》)。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

    【源形态】形态详"黑大豆"条。

    【化学成分】参见"黑大豆"条。

    【性味】

    甘,平。

    ①《日用本草》:"味甘,温。或云,寒。"

    ②《纲目》:"生温,炒热,微毒。"

    ③《本草汇言》:"味甘,气平,无毒。"

    【归经】

    入脾、大肠经。

    ①《本草求真》:"入脾。"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

    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治疳积泻痢,腹胀鼠疫,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

    ①《日用本草》:"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治肿毒。"

    ②《本草汇言》:"煮汁饮,能润脾燥,故消积痢。"

    ③《本经逢原》:"误食毒物,黄大豆生捣研水灌吐之;诸菌毒不得吐者,浓煎汁饮之。又试内痈及臭毒腹痛,并与生黄豆嚼,甜而不恶心者,为上部有痈脓,及臭毒发痧之真候。"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用于催乳;研成末外敷,可止刀伤出血,及拔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注意】《纲目》:"多食塞气、生痰、动嗽,令人身重,发面黄疮疥。"

    【附方】

    ①治单纯性消化不良:黄豆一斤,血藤十斤。将血藤煮取汁,浓缩前把磨好的豆浆倒进血藤汁中煮沸二十分钟,过滤去渣,浓液烘干研粉备用。小儿每次0.5~1.0克,日服四次。(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②治痘后生疮:黄豆烧研末,香油调涂。(《纲目》)

    ③治诸拥疮:黄豆,浸胖捣涂。(《随息居饮食谱》)

    【名家论述】《本草求真》:"黄大豆,按书既言味甘,服多塑气,生痰动嗽。又曰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其理似属两歧。讵知书言甘壅而滞,是即炒熟而气不泄之意也;书言宽中下气利肠,是即生冷未炒之意也。凡物生则疏泄,熟则壅滞,大豆其味虽甘,其性虽温,然生则水气未泄,服之多有疏泄之害,故豆须分生熟,而治则有补泻之别耳。用补则须假以炒熟,然必少食则宜,若使多服不节,则必见有生痰塑气动嗽之弊矣。"

    【临床应用】

    ①治疗下腿溃疡

    取黄豆适量,以温水充分洗涤,除去杂质,加水煮至半熟,再搅拌以除去外表薄皮,然后将豆取出捣成泥状,加入适量之防腐剂。用时先将溃疡清拭干净,把黄豆泥涂在厚的纱布上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曾治4例(病程1年半~12年),均获痊愈。此外,对发生于外伤或冻伤后之严重糜烂,使用本法治疗,亦能收到效果。

    ②治疗寻常疣

    用黄豆发芽,清水煮热,连汤淡食,每日3餐,吃饱为止,连食3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不吃其他任何粮食及油类。第4天起改为普通饮食,并可继续以豆芽佐餐。治疗4例,全部治愈,未见复发。

    ③治疗急性妊娠中毒症

    对92例先兆子痼及子痫患者采用豆浆饮食,即每日给纯黄豆制的豆浆(黄豆与水之比为1:8)2000毫升,加糖4市两,分6次进食,仍可自由饮水。一般持续2~4天,改用无盐普食。豆浆饮食的第2天开始,可酌给水果或藕粉,以缓解饥饿感。对照组41例,给无盐普食,其他治疗措施(避免声光刺激,给镇静剂及镇痉剂),两组均相同。结果豆浆饮食组的水肿消退、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均较对照明组为快;豆浆饮食组的死亡率为零,对照组为2.43%。认为豆浆饮食含钙低,含盐少,含维生素B1及烟酸较多,进食的水分又较多,故有降低血压及利尿的作用。

    【摘录】《*辞典》




    把 "黄大豆"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黄刺皮
    ·下一篇:黄疸树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槟榔[图]红旱莲西池集七制香附丸孙思邈吴鞠通医案——泄泻大蒜春季补益元气选人参鹿筋八节毛鳖甲、龟板不可用于虚弱之证...无食子丸马扫帚土鳖酒托里举斑汤白花菜子木莲秋补保持甘润夏季孕妇忌贪吃冷饮男性健康要诀水半夏榆树鼋甲雪山一支蒿乱草万丈深金荞麦山野扁豆石龙刍石柑子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