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黄花母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黄花母

    《*辞典》

    【出处】《文山中草药》

    【拼音名】Huánɡ Huā Mǔ

    【别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贵州植药调查》),黄花稔、黄花雾、黄花草、小柴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

    【源形态】直立多枝半灌木,高0.5~1米。小枝密被星状柔软绵毛。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或菱形,长约1.5~4厘米,宽约1~1.5厘米,先端短尖或浑圆,边缘有锯齿;薄纸质,上面被短的星状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状柔毛;叶柄长约3~6毫米;托叶刺毛状。花单生于叶腋;花柄柔弱,中部以上有节,长约1~2厘米;萼绿色,被星状柔毛,5裂;花瓣5,黄色,阔倒卵形,先端钝而微凹,基部连合,与雄蕊筒合生;雄蕊多数,花丝合生成管状,无毛,有稀疏的腺状乳头突起;心皮8~10,围绕中轴成环状,平滑或稍有皱纹,长约2.5毫米,包藏于萼内。蒴果近盘状,直径6~7毫米,成熟时心皮与中轴分离,顶部具2芒。花期11~12月。

    【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地、山坡、海滨、水沟边或路旁。分布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贵州、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的全草,长短不一,幼枝被星状柔毛,老枝无毛,有网眼状纹理。叶多破碎,卷缩,完整的叶呈长圆状披针形或菱形,叶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被星状柔毛。花生于叶腋,黄色。气微香,味淡。以干燥、无泥砂者为佳。

    【药理作用】全草的水-醇提取液能收缩离体朦鼠小肠,并能被抗组织胺药所拮抗;对兔十二指肠的运动并无影响。其叶含大量粘液质,可用作祛痰剂、润滑剂者。本植物不含苦味质、生物碱、挥发油、皂甙及三萜类;也有人报告其中含麻黄碱者。同属植物Sida humilis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

    【性味】

    甘辛,凉。

    ①《广西中药志》:"味微酸涩,性凉,无毒。"

    ②《广东中药》:"甘,淡。"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辛,凉。"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肝、肺、大小肠诸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排脓。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痢疾,肠炎,黄疸,痔血,吐血,痈疽疔疮。

    ①《广西中药志》:"清凉拔毒,消肿排脓。叶:敷疔疮,疮疖。"

    ②《泉州本草》:"清热散瘀,凉血止血,治肠痔痼疾,下血。"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解表,散瘀拔毒。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肠炎,菌痢,瘭疽疔疮。"

    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排脓生肌。治黄疸,疟疾,化脓炎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3两)。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劳力过度吐血:鲜黄花母全草二两。合猪瘦肉炖服。(《泉州本草》)

    ②治关节筋骨痛风:干黄花母全草,每次二两,水煎服。(《泉州本草》)

    ③治痔疮肿毒,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黄花母鲜叶捣烂外敷患处。(《文山中草药》)

    ④治湿疹:黄花稔加水炖服。(《闽东本草》)

    ⑤治外伤出血:黄花稔头适量,捣敷创口。(《闽东本草》)

    【摘录】《*辞典》

    页首↑

    黄花母根

    《*辞典》

    【出处】《广西中药志》

    【拼音名】Huánɡ Huā Mǔ Gēn

    【别名】胶粘根(《广西中药志》),土黄芪(《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的根。全年可采。

    【药理作用】含大量粘胶,国外曾用作治疗肺结核,但有人认为它对结核病并无特异疗效。

    【性味】

    ①《广西中药志》:"味微酸涩,性凉,无毒。"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益气排脓。治感冒,哮喘,泻痢,黄疸,疮痈气虚难溃,或溃后脓毒不清,新肌不生。

    ①《广西中药志》:"去湿热。治湿热痢疾。"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排脓生肌。治感冒发热,菌痢,肠炎,黄疸,疟疾,化脓炎症,痈疮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3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哮喘:黄花母根二两,白糖一两。煎汤服。(《广西中药志》)

    ②治痈肿成脓,但气虚不易溃破者:鲜黄花稔根一至三两,或加猪排骨。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崩山疔(气性坏疽):鲜黄花稔根三两,水煎服;或加鸡肉适量,酒炖服。(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④治腰腿痛:黄花稔干根一两,墨鱼干二条,酒水各半炖服。(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

    ⑤治阴疽结毒:黄花稔根、茎二两,红糖一两。开水炖服。(《福州市民间药草》)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黄花母"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黄花蒿
    ·下一篇:黄花木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林亿矮茎朱砂根冬季宜在室内进行锻炼和肝散细叶泥炭藓冬季多吃胡萝卜防小儿夜盲症...风湿汤何首乌散窄叶大戟银屑病1号七子散土鳖虫[图]京大戟噤口痢痢疾路路通栾犀地不容沙枣陆英刺玫救必应蓬子菜秋季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山红稗退黄丸夏季忌滥用蚊香春季食疗防旧病复发五月茶五倍子[图]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