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苦天茄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苦天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Kǔ Tiān Qié

    【别名】刺天茄、刺茄子、大苦葛、苦颠茄、金弹子、黄角刺、狗茄子、添钱果

    【来源】茄科苦天茄Solanum khassianum C. B. Clarke,以根、果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生境分布】云南。

    【化学成分】果含三种甾体成分,主要为甾体生物碱甙,水解后可产生澳洲茄胺(solasodine)。

    【性味】微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镇静止痛。主治风湿跌打疼痛,神经性头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等。外用叶、果治疮毒。

    【用法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刺天茄

    《*辞典》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Cì Tiān Qié

    【别名】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具分枝,全体密被黄硬毛和针状剌。单叶互生;菱状宽椭圆形,长7.5~11厘米,宽5~9厘米,边缘有不规则角状波齿,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被刺状腺毛,能分泌粘液,两面脉上均疏生长短不一的尖刺。聚伞花序由2~4朵花组成,花梗细弱,被有粗毛及小刺;花萼5浅裂,轮状,被毛及小刺;花冠白色或微带黄色,花瓣5枚,卵状披针形,被毛。浆果球形,未熟时有深绿色花纹,熟后黄色。种子多数,浅棕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间林下或荒坡。分布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浆果含澳洲茄胺、谷甾醇、薯蓣皂甙元等。还含澳洲茄胺甙类、澳洲茄边碱、澳洲茄碱和刺茄碱,以及生物碱皂甙刺天茄碱。

    【性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微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炎解毒,镇静止痛。治风湿跌打疼痛,神经性头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捣涂或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将要出头的疮毒:刺天茄叶、果晒干研末,加重楼粉,蜂蜜调匀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牙痛:刺天茄鲜果实捣烂,置牙痛处。(《云南中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刺天茄叶

    《*辞典》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Cì Tiān Qié Yè

    【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叶。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解毒止痉。治小儿惊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苦天茄"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千年不烂心
    ·下一篇:五指茄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杉叶藻温病兼下痢何首乌酒生血片清热除湿汤礞石胁疼蜂蜜芪附汤蜂胶漆姑草秋季自制药枕养生除疣汤掌羽凤尾蕨山乌桕山红稗秋季多吃洋白菜防衰老分筋草初春多吃葱男士更应注意脑保健怎样克服孤独感蚱蜢余甘子绵羊角鸭脚木蹋菜睡菜水虾子草沼生柳叶菜双参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