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Huánɡ Huā Xiānɡ Chá Cài
【别名】白沙虫药、痢药、烂脚草、臭蒿子、鸡苏
【来源】唇形科黄花香茶菜Rabdosia sculponeata (Vaniot) Hara [Plectranthus sculponeatus Vaniot],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利湿,解毒。主治痢疾;外用治烂脚丫。
【用法用量】全草1~2两,煎水服。外用鲜全草捣烂敷患处,或烘干研末,调菜油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Bái Shā Chónɡ Yào
【别名】痢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香茶菜的全草。夏、秋采收。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方形,有柔毛。叶对生;卵状心形,长6~8厘米,宽4~6.5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重圆齿,两面均被白色柔毛;叶柄长2.5,4.5厘米,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黄色,上唇内具紫斑。小坚果卵状三棱形。
【生境分布】生于草坡路旁。分布陕西、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理气利湿,解毒。治痢疾,烂脚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