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雀麦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雀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Què Mài

    【来源】禾本科雀麦Bromus japonicus Thunb.,以全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生境分布】长江、黄河流域各地。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止汗,滑肠。

    【用法用量】主治汗出不止。

    【注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雀麦

    《*辞典》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Què Mài

    【别名】蘥(《尔雅》),爵麦(《说文》),蒸麦(《尔雅》郭璞注),杜姥草(《千金方》),牡姓草(《广济方》),牛星草(《纲目》),野麦、野小麦、野大麦(《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茎叶。

    【源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叶鞘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裂齿;叶片长5~30厘米,宽2~8毫米,两面皆生白色柔毛,有时下面无毛。圆锥花序,下垂,长达20厘米,每节具3~7分枝;每枝近上部着生1~4个小穗;小穗含7~14个小花,上部小花通常不发育,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第一颖3~5脉,第二颖7~9脉,外稃椭圆形,边缘膜质,具7~9脉,先端具2微裂齿,其下约2毫米处生芒;第一外稃较长;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雄蕊3;子房顶端有毛。颖果线状长圆形,压扁,腹面具沟槽,成熟后紧贴于内外稃。5~7月抽穗。

    本植物的种子(雀麦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荒野、道旁。分布长江、黄河流域。

    【性味】《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①《唐本草》:"主女人产不出。煮汁饮之。"

    ②《品汇精要》:"去虫。"

    【附方】治汗出不止:燕麦全草一两,水煎服,或加米糠五钱。(《湖南药物志》)

    【摘录】《*辞典》

    页首↑

    雀麦米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Què Mài Mǐ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①《纲目》:"滑肠。"

    ②《本经逢原》:"益肝和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雀麦"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簕竹
    ·下一篇:光头稗子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蛇地钱木香化滞汤瓜子金秋季小儿防喉炎封囟散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药膳——茶紫草益血汤秋季养生忌忽视调整心理毛诃子白术大便下血证蝼蛄夏季多吃凉性蔬菜养颜清火 山药百合煲猪手消斑汤安胃煎滇杠柳秋季皮肤须防过敏肚脐中隐痛1个月余,虽整天...竹精竹节蓼猪脑螲蟷旋花乌蔹莓双剪菜紫花景天皮肤解毒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