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Cí Zhú
【别名】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
【来源】禾本科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以竹芯、竹叶、竹根(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
竹芯、竹叶:清热除烦。主治热病烦渴,小便不利,口舌生疮。
阴笋子:清热解渴。主治消渴,小便热痛。
竹根:通乳。主治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竹叶1~3钱;阴笋子0.5~1两;竹根2~4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拼音名】Cí Zhú Gēn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
【性味】下乳。
【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Cí Zhú Huā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
【功能主治】治痨伤吐血。
【用法用量】鲜慈竹花半斤,鲜黄桷树寄生半斤,炖黄牛肉或杀口肉服。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Cí Zhú Qì Sǔn
【别名】阴慈竹笋子、阴笋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笋,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微甘,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治消渴,小便热痛,脱肛,小儿头身热疮,刀伤。
①《草木便方》:"煅搽肾风痒,小儿头身恶疮。"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收脱肛。"
③《四川中药志》:"治消渴,小便热赤作痛。"
④《重庆草药》:"烧灰研细敷刀伤,可以止血生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6~2两。外用:煅存性,研末敷。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Cí Zhú Rú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
【炮制】鲜用或姜汁炒用。
【性味】味甘,性微寒,无毒。
【归经】入肺、胃、肝等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烦止呕。治胃热呕逆,上焦烦热,吐衄,崩中及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Cí Zhú Sǔn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
【功能主治】
①《分类草药性》:"烧灰研细,搽小儿肥疮。"
②《重庆草药》:"调气,治脱肛,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炖团鱼吃。外用:烧存性调敷。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
【拼音名】Cí Zhú Tuò
【别名】慈竹笋壳(《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箨。
【功能主治】
①《纲目》:"治小儿头身恶疮,烧散和油涂之,或入轻粉少许。"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烧灰冲服。外用:烧存性调搽。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Cí Zhú Yè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或鲜用。
【源形态】
慈竹(《竹谱详录》),又名:子母竹(任昉《述异记》),义竹、孝竹(《竹谱详录》),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
秆直立,高5~10米,顶端细长作弧形或下垂,基部节间长15~30厘米,直径3~6厘米,贴生灰白色或灰褐色小刺毛,尤以上部之节间最为显著,箨环明显。箨鞘革质,长20~25厘米,背面除基部一侧被覆盖之三角形地带外,均密生棕黑色刺毛;箨舌连同繸毛长达10余毫米;箨叶长10厘米许,宽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略呈圆形,上面密生白色小刺毛,下面中部疏生小刺毛。每节生20余枝,最后小枝生叶数枚至10枚以上。叶鞘长4~8厘米;叶舌截平形或啮蚀状,棕色或黑色;叶片质薄,长10~30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具微毛,次脉5~10对,边缘具小锯齿;叶柄长2~3毫米,花枝成束,下垂;小穗2~4枚生于1节,各具花4~5朵;颖2至数片;外稃宽卵形,边缘生纤毛,内稃背脊上有纤毛;鳞被3~4枚;雄蕊6枚:花柱具微毛,分裂为2~3枚羽状柱头。颖果纺锤形,长7.5毫米,上部生微毛,腹部具宽沟,果皮黄棕色。笋期6~9月或12月至次年3月。花期4~7月。
【生境分布】生于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产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叶片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租糙,常有小锯齿,质薄,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具微毛,次脉5~10对,小横脉不存在;叶柄长约2~3毫米;有时带有细枝。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苦,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
①《草木便方》:"叶:治热淋、尿血。"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叶:清心热,治头昏。"
③《重庆草药》:"叶心:代茶饮,解烦热,止烦渴,对肠胃燥结、热泻、坠胀、小便黄痛等症初起有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附方】治初起浊症:慈竹心捣绒,合酒煨服。(《重庆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