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慈竹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慈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Cí Zhú

    【别名】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

    【来源】禾本科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以竹芯、竹叶、竹根(根状茎)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生境分布】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

    竹芯、竹叶:清热除烦。主治热病烦渴,小便不利,口舌生疮。

    阴笋子:清热解渴。主治消渴,小便热痛。

    竹根:通乳。主治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竹叶1~3钱;阴笋子0.5~1两;竹根2~4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慈竹根

    《*辞典》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拼音名】Cí Zhú Gēn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

    【性味】下乳。

    【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

    【摘录】《*辞典》

    页首↑

    慈竹花

    《*辞典》

    【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Cí Zhú Huā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

    【功能主治】治痨伤吐血。

    【用法用量】鲜慈竹花半斤,鲜黄桷树寄生半斤,炖黄牛肉或杀口肉服。

    【摘录】《*辞典》

    页首↑

    慈竹气笋

    《*辞典》

    【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Cí Zhú Qì Sǔn

    【别名】阴慈竹笋子、阴笋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笋,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微甘,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治消渴,小便热痛,脱肛,小儿头身热疮,刀伤。

    ①《草木便方》:"煅搽肾风痒,小儿头身恶疮。"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收脱肛。"

    ③《四川中药志》:"治消渴,小便热赤作痛。"

    ④《重庆草药》:"烧灰研细敷刀伤,可以止血生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6~2两。外用:煅存性,研末敷。

    【摘录】《*辞典》

    页首↑

    慈竹茹

    《*辞典》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Cí Zhú Rú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

    【炮制】鲜用或姜汁炒用。

    【性味】味甘,性微寒,无毒。

    【归经】入肺、胃、肝等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烦止呕。治胃热呕逆,上焦烦热,吐衄,崩中及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摘录】《*辞典》

    页首↑

    慈竹笋

    《*辞典》

    【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Cí Zhú Sǔn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

    【功能主治】

    ①《分类草药性》:"烧灰研细,搽小儿肥疮。"

    ②《重庆草药》:"调气,治脱肛,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炖团鱼吃。外用:烧存性调敷。

    【摘录】《*辞典》

    页首↑

    慈竹箨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Cí Zhú Tuò

    【别名】慈竹笋壳(《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箨。

    【功能主治】

    ①《纲目》:"治小儿头身恶疮,烧散和油涂之,或入轻粉少许。"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烧灰冲服。外用:烧存性调搽。

    【摘录】《*辞典》

    页首↑

    慈竹叶

    《*辞典》

    【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Cí Zhú Yè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或鲜用。

    【源形态】

    慈竹(《竹谱详录》),又名:子母竹(任昉《述异记》),义竹、孝竹(《竹谱详录》),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

    秆直立,高5~10米,顶端细长作弧形或下垂,基部节间长15~30厘米,直径3~6厘米,贴生灰白色或灰褐色小刺毛,尤以上部之节间最为显著,箨环明显。箨鞘革质,长20~25厘米,背面除基部一侧被覆盖之三角形地带外,均密生棕黑色刺毛;箨舌连同繸毛长达10余毫米;箨叶长10厘米许,宽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略呈圆形,上面密生白色小刺毛,下面中部疏生小刺毛。每节生20余枝,最后小枝生叶数枚至10枚以上。叶鞘长4~8厘米;叶舌截平形或啮蚀状,棕色或黑色;叶片质薄,长10~30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具微毛,次脉5~10对,边缘具小锯齿;叶柄长2~3毫米,花枝成束,下垂;小穗2~4枚生于1节,各具花4~5朵;颖2至数片;外稃宽卵形,边缘生纤毛,内稃背脊上有纤毛;鳞被3~4枚;雄蕊6枚:花柱具微毛,分裂为2~3枚羽状柱头。颖果纺锤形,长7.5毫米,上部生微毛,腹部具宽沟,果皮黄棕色。笋期6~9月或12月至次年3月。花期4~7月。

    【生境分布】生于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产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叶片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租糙,常有小锯齿,质薄,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具微毛,次脉5~10对,小横脉不存在;叶柄长约2~3毫米;有时带有细枝。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苦,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

    ①《草木便方》:"叶:治热淋、尿血。"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叶:清心热,治头昏。"

    ③《重庆草药》:"叶心:代茶饮,解烦热,止烦渴,对肠胃燥结、热泻、坠胀、小便黄痛等症初起有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附方】治初起浊症:慈竹心捣绒,合酒煨服。(《重庆草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慈竹"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棕叶狗尾草
    ·下一篇:高粱七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巢元方冬季忌吃未煮熟的狗肉筋骨草紫燕草冬季进补原则香油蜜膏炒香榧秋季忌山楂与猪肝合食鹿皮万年蒿马鞍叶兰花双叶草甘青青兰夏季吃大蒜预防血栓多秋季饮食选橘皮夏季防中暑多吃含钾食物癞证治法论肾弱不能作强治法猪脬猪胆粉水朝阳小鱼眼草荆芥叶莸银箔青羊胆燕麦灵绣线菊天葵[图]石青菜化痰逐瘀散结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