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田螺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田螺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Tián Luó

    【别名】大田螺

    【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田螺Viviparus chinensis (Gray),以外壳、肉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

    【性味】甘、咸,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止渴。主治小便赤涩,痔疮,浮肿等症。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附方】

    治热性的小便不通:用田螺5枚,葱白2两,食盐5钱,同捣烂,用锅炒热,以布缠裹慰脐。

    治痔疮:用田螺适量,捣烂敷患处,一日数次。

    治肝热眼红痛:田螺数个,先漂净后,用清水再漂,取吐出的涎点眼,或捣螺肉汁点眼亦可。

    耳炎、火眼:将田螺厣拨开,放入冰片或黄连末少许,将田螺水滴入耳内或眼内。

    子宫下垂:大田螺7个,用水漂净,去盖,将明矾和红糖(适量)塞入,待螺体化水,取其液加冰片外擦。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田螺

    《*辞典》

    【出处】《药性论》《本草经集注》原名田中螺

    【拼音名】Tián Luó

    【别名】黄螺(《医林纂要》)。

    【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或其同属动物的全体。夏、秋捕取。

    【源形态】

    螺壳圆锥形,高约达5~7厘米。壳顶略尖,螺层6~7层,缝合线深,体螺层很大;壳口卵圆形,边缘整齐;厣角质,卵圆形,褐色,上有同心环状排列的生长纹。体柔软,头部呈圆柱形,前端有突出的吻;吻前端腹面有口,其基部有触角1对,能稍作伸缩性活动。雄性的右触角较左侧的粗而短,顶端有生殖孔开口,成为交接器。靠近触角基部外侧的隆起处有眼。足位于头部下方,形大,跖面广阔,前端略成截状,后端圆,足背面中央隆起呈圆柱状,与头、壳轴肌和内脏囊相连。头和足能缩入螺壳,缩入后其厣即将螺壳封闭。

    生活于湖泊、河流、沼泽及水田等处,平时以宽大的足在水底或水生植物上爬行。以多汁的水生植物的叶及藻类为主要食料。寒冷期钻入泥土中休眠。

    本动物的壳(田螺壳)、厣(田螺厣),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可食部每100克约含水分81克、蛋白质10.7克、脂肪1.2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3.3克,又含钙1357毫克、磷19l毫克、铁19.8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维生素A130国际单位。

    【性味】

    甘咸,寒。

    ①《别录》:"汁:大寒。"

    ②崔禹锡《食经》:"味咸,小冷,无毒。"

    ③《品汇精要》:"味甘,性寒,无毒。"

    【归经】

    ①《本草求真》:"入膀胱、肠、胄。"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治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①《别录》:"汁:主目热赤痛,止渴。"

    ②陶弘景:"煮汁疗热,醒酒,止渴。"

    ③《本草拾遗》:"煮食之,利大小便,去腹中结热,目下黄,脚气冲上,小腹结硬,小便赤涩,脚手浮肿;生浸取汁饮之,止消渴;碎其内敷热疮。"

    ④《纲目》:"利湿热,治黄疸;捣烂贴脐,引热下行,止噤口痢,下水气淋闭;取水搽痔疮胡臭,烧研治瘰疬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取涎或煅存性研末。外用:取涎涂或捣敷。

    【注意】

    ①《本草经疏》:"目病非关风热者不宜用。"

    ②《本经逢原》:"过食,令人腹痛泄泻,急磨木香酒解之。"

    【附方】

    ①治小便不通,腹胀如鼓:田螺二枚,盐半匙。生捣敷脐下一寸三分。(《医钞类编》)

    ②治黄疸病:田螺肉一、二十个,作剁酒服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③治水气浮肿:田螺、大蒜、车前草。研为膏,作大饼覆腹上,水从便旋而出。(《稗史》)

    ④治水肿:田螺不拘多少,水漂,加油一盏于水内,其涎自然吐出,取晒干为末。每服不过三分;酒调下,水自小便下,气自大便出,肿即消,再服养脾胃药。(《保元方》)

    ⑤治酒毒肠风下血:大田螺五个,洗净,仰顿火上烧,以壳白肉干为度,碾为细末,只作一服,热酒调下。(《百一选方》)

    ⑥治噤口痢,封脐引热下行:田螺肉捣碎,入麝香少许,盒脐内。(《丹溪心法》)

    ⑦治眼痛:真珠并黄连纳田螺中,良久汁出,取以注目中。(陶弘景)

    ⑧治内痔外痔肿痛:大田螺一个,以冰片掺靥中,仰放盏内,少顷水流出,取搽痔疮上。(《外科十法》田螺水)

    ⑨治大肠脱肛,脱下三、五寸者:大田螺二、三枚,将井水养三、四日,去泥,用鸡爪黄连研细末,入厣内,待化成水,以浓茶洗净肛门,将鸡翎蘸扫之,以软帛托上。(《德生赏经验方》)

    ⑩治一切疔肿:田螺一个,以好冰脑二片,放在螺内化为水,点疮上。(《普济方》)

    ⑾治瘰疬溃破:田螺连肉烧存性,香油调搽。(《医林集要》)

    【临床应用】

    ①治疗肾脏性腹水

    取鲜田螺(去壳)2~3只洗净,和食盐3茶匙捣烂,摊于约9x9厘米的玻璃纸上,敷于脐上,外以纱布覆盖。每日1次,以腹水消失为止。治疗4例,治前腹围为85~94厘米,尿检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经5~7天治疗后,腹围减至68~86厘米,尿蛋白、红细胞等亦相继减少或转阴。3例显效,1例因中途停药未愈。

    ②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坏死

    取食用田螺数只,洗净,除去螺盖,倒伏于清洁容器内1夜,即可得浅绿色水液,加冰片细末调成稀糊状备用。待阴道冲洗、拭去宫颈局部坏死组织后,即将冰片田螺糊剂涂敷于坏死面,再用带线棉球塞于阴道内。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需3个疗程以上。治疗14例,基本痊愈4例(阴道坏死组织消失,全部呈现新鲜肉芽,空洞变浅至消失);好转8例(坏死组织减少,部分出现新鲜肉芽组织);无效2例。

    【摘录】《*辞典》

    页首↑

    田螺壳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Tián Luó Ké

    【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的壳。

    【源形态】动物形态详"田螺"条。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和胃,止泻,止血,化痰。治反胃吐食,胃脘疼痛,滑泻,便血,小儿惊风,脓水湿疮。

    ①《别录》:"疗心腹痛,又主失精。水渍饮汁,止泻。"

    ②《本草拾遗》:"烂壳烧为灰,末服,主反胃、胃冷,去卒心痛。"

    ③《纲目》:"烂壳研细末服之,止下血,小儿惊风有痰,疮疡脓水。"

    【用法用量】内服:煅研为末,1~2钱。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反胃吐食:田螺壳、黄蚬壳(皆取久在泥中者)各等分。炒成白灰,每二两入白梅肉四个,捣和为丸,再入砂合子内盖定泥固,煅存性,研细末。每服二钱,用人参缩砂汤调下,不然用陈米饮调服亦可。(《本草述》)

    ②治心脾痛不止者:田螺壳,溪间者亦可,以松柴片层层叠上,烧过火,吹去松灰,取壳研末,以乌沉汤、宽中散之类调服二钱。(《医林集要》水甲散)

    ③治瘑疮:螺壳二七枚(烂者),乱发(烧灰)、龙胆末各等分。上三味合研如粉,以三年油淀和敷之,加腻粉妙。(《删繁方》)

    ④治急惊风:远年螺壳白者,烧灰,加麝香少许,水调灌之。(《普济方》)

    ⑤治风湿性关节炎:大田螺壳七个,韭菜根七根,茵陈一两。水煎,加烧酒少许冲服。每日一剂,服后盖被令出汗。(《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摘录】《*辞典》

    页首↑

    田螺厣

    《*辞典》

    【出处】《本草求原》

    【拼音名】Tián Luó Yǎn

    【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的厣。

    【源形态】动物形态详"田螺"条。

    【功能主治】《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

    【用法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田螺"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海蜇
    ·下一篇:蛞蝓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忌使用铜制火锅答吴XX问病(妇人血淋之症)...吴有性恽铁樵木香附子汤秋季防心脏病宜吃核桃白鬼笔密穗砖子苗獐肉太阳病附子泻心汤证脑充血兼腿痿弱桑椹点地梅马尾连龙齿刺蓼夏季茶疗降血压越西木香冬季药膳炖品三款十奇散秋季防感冒黑龙妙化膏春季饮食忌大补不同人群避暑方法各不同邪蒿头花杜鹃小年药水折耳石桢楠根石决明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