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Tóu Fɑ Qī
【别名】黑丝草
【来源】地衣类松萝科发属植物亚洲树发Alectoria asiatica Du Rietz,以叶状体入药。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收敛止汗。用于头晕,洗净,肾虚体弱,遗精,盗汗;外用治黄水疮。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出处】《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Tóu Fɑ Qī
【别名】黑丝草
【来源】为松萝科植物亚洲树发的丝状体。全年可采,去净杂质,晒干。
【源形态】寄生地衣植物。全体呈细丝状,黄褐色或淡棕黑色,长可达20厘米,基部着生于大树枯木上,悬垂向下。侧枝甚多,细而短,枝上生盘状子器,另一端紧贴于其它侧枝上。粉芽和针芽均缺。
【生境分布】寄生于高山松树等枯木上。分布陕西、四川等地。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利水消肿,明目。治肾虚体弱,头痛,头晕,心悸,遗精,盗汗,淋症,水肿,黄水疮,目疾。
【附方】
①治头晕目眩:头发七、瑞苓草,羌活、藁本各三钱,石花五钱,水煎服。
②治淋病:头发七五钱,八月瓜四钱,茱苓草三钱,水煎服,黄酒为引。
③治黄水疮:头发七、雄黄、白矾各适量,研成细粉,撒布患处。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