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别录》
【拼音名】Tù Ròu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占兔、东北兔、高原兔、华南兔、家兔等的肉。
【源形态】
①蒙古兔,又名:草原兔、跳猫。
体形中等,长约45厘米,尾长约9厘米。体重一般在2公斤以上。耳甚长,有窄的黑尖,向前折超过鼻端。尾连端毛略等于后足长。全身背部为沙黄色,杂有黑色。头部颜色较深,在鼻部两侧面颊部,各有一圆形浅色毛圈,眼周围有白色窄环。耳内侧有稀疏的白毛。腹毛纯白色。臀部沙灰色。颈下及四肢外侧均为浅棕黄色。尾背面中间为黑褐色,两边白色,尾腹面为纯白色。冬毛长而蓬松,有细长的白色针毛,伸出毛被外方。夏毛色略深,为淡棕色。
栖息于平原、荒草地、山坡灌丛、丘陵平原、农田和苗圃等处。栖居地常因季节不同,食物条件的改变而有所迁移。一般无固定洞穴,白天常在较隐蔽的地方挖临时的卧穴。以青草、嫩枝、树皮、蔬菜及谷物、豆类等农作物为食。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河北等地。
②东北兔,又名:草兔、山兔、黑兔子、山跳子。
体形较大。耳较短,向前折不达到鼻端。尾短。头部和身体背面为棕黑色,由黑色长毛与浅棕色毛相间。两侧颜色较浅,黑色针毛较少。头部色较深,颈下黄棕色。尾背面黑灰色。腹面灰色。夏毛颜色较深。有时也出现全黑棕色的个体变异。
主要栖息于针阔混交林中,亦在平原、荒草地、河谷灌丛等地活动。一般无固定巢穴,产仔时才有一定住所。白天栖居于灌木丛、杂草或树根下,晚间出来活动觅食。主要以树皮、嫩枝、草本植物为食。分布东北地区。
③高原兔,又名:灰尾兔、长毛兔。
体形较大,毛长而蓬松。耳长,向前折时显然超过鼻端。全身背部为暗黄灰色,毛细长而略带波纹。臀部全为灰色细毛,中央较深而两侧较浅。头部尤其是鼻部中央颜色较深,面颊部及眼圈周围色较淡。颈背呈浅棕灰色,颈腹部都为黄灰色。腹毛纯白色。前肢为极浅的棕黄色,后肢外侧棕色,足背白色。尾背方有一很窄的暗灰色区域,尾两侧为白色,并有灰色毛基。
一般栖息在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及草原地区。无固定洞穴,白天常在草丛中活动,吃植物性食料。分布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西藏等地。
④华南兔,又名:短耳兔,粗毛兔。
体形较小。耳短,向前折不达到鼻端。尾亦短,不及后足之一半。四肢较细。全身毛色较深,为黄褐色,并杂有黑色长的针毛。额脸部色较浅,鼻的两侧各有一浅色区,向后伸延直达耳基部。两烦处生有长的黑色针毛。耳廓边缘色较淡,耳端部无明显黑尖。腹部及四肢内侧为黄白色。四肢外侧为黄棕色。尾背面为黄棕褐色,尾腹面为淡黄色。
栖息于农田附近的山坡灌丛、杂草地、坟田等处。昼夜活动,无固定洞穴。以草本植物的绿色部分、树苗和嫩叶为食,尤喜食麦苗、豆苗及蔬菜。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等地。
⑤家兔
个体的变异很大。一般头部及耳较野兔为短,后肢亦然。毛色亦有多种变异,通常以纯白色者为多。耳尖无黑色。
以蔬菜、谷类、果类及青草为食。全国大部地区均有饲养。
以上几种动物的皮毛(兔皮毛)、血(兔血)、骨(兔骨)、头骨(兔头骨)、脑(兔脑)、肝(兔肝)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味辛,平,无毒。"
②《食疗本草》:"味酸,性冷。"
③《纲目》:"甘,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肝,大肠。"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治消渴羸皮,胃热呕吐,便血。
①《别录,:"主补中益气。"
②《千金·食治》:"止渴。"
③《本草拾遗》:"主热气湿痹。"
④《纲目》:"凉血,解热毒,利大肠。"
⑤《本经逢原》:"治胃热呕逆,肠红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
【附方】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兔一只,剥去皮爪五脏等,以水一斗半煎使烂,骨肉相离,漉出骨肉,斟酌五升汁,便澄滤,令冷,渴即服之。(《海上集验方》)
【名家论述】《纲目》:"今俗以兔肉饲小儿,云令出痘稀,盖亦因其性寒而解热耳。故又能治消渴。若痘已出及虚寒者宜戒之。刘纯《治例》云,反胃结肠,甚者难治,常食兔肉,则便自行,又可证其性之寒利矣。"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别录》
【拼音名】Tù Tóu Gǔ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头骨。
【源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
【性味】
甘酸,平。
①《别录》:"平。"
②《食疗本草》:"味酸。"
③《品汇精要》:"味甘,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头痛眩晕,消渴,难产,恶露不下,小儿疳痢,痈疽疮毒。
①《别录》:"主头眩痛,癫疾。"
②《本草拾遗》:"主难产,烧灰末酒下。"
③《纲目》:"烧末敷,妇人产后阴脱,痈疽恶疮。水服,治小儿疳痢。煮汁服,治消渴不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烧灰人丸、散,1~2钱,外用:烧灰研末敷。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别录》
【拼音名】Tù Gān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肝。
【性味】
①《纲目》:"性冷。"
②《医林纂要》:"甘苦咸,寒。"
【功能主治】
补肝,明目。治肝虚眩晕,目暗昏糊,目翳,目痛。
①《别录》:"主目暗。"
②孟诜:"主明目,和决明子作丸服之。"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补劳,治头旋眼疼。"
④《日用本草》:"明目退翳。"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捣研合药为丸。
【附方】
①治肝虚目暗:黄连(去须)一两半,胡黄连一两,熟干地黄(焙)一两,草决明半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细切兔肝,研烂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次下,食后临卧。(《圣济总录》兔肝丸)
②治肝肾气虚,风热上攻,目肿暗:兔肝一具,米三合,和豉汁如常煮粥食。(《普济方》)
③治疮疹入眼,初觉眼肿痛:黄柏一两(去皮),苍术半两(米泔水浸一日),石决明一两(生)。上为细末,煮兔肝捣烂,和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泔水送下,食后临卧时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兔肝丸)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
【拼音名】Tù Xuè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血。
【源形态】动物详"兔肉"条。
【性味】《纲目》:"咸,寒,无毒。"
【功能主治】《纲目》:"凉血、活血,解胎中热毒,催生易产。"
【附方】治心气痛:腊兔血和茶末四两,乳香末二两。捣丸芡子大,每温醋化服一丸。(《瑞竹堂经验方》)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