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Wéi Yú
【别名】魾、鱯(《尔雅》),魤(《本草拾遗》),懒鱼(《本草图经》),蛔鱼、蜾鱼(《纲目》),白戟鱼(姚可成《食物本草》),阔口鱼(《本经逢原》),白冀(《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鲍科动物长吻鮠的肉。
【源形态】
体延长,长约25厘米,为体高的5~6倍。吻锥形,向前显著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上下颌上均具锋利的细牙齿数排。肩骨显著突出,位于胸鳍前上方,头顶部多少裸露。侧线平直。背鳍Ⅱ6~7,硬棘后缘有细锯齿。胸鳍刺发达,内缘也有锯齿。臀鳍14~18,无硬刺。臀鳍前上方有一肥厚的脂鳍。全体裸露无鳞,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生活于江河中,多栖于水的底层。捕食小型鱼类、虾、蟹、螺及水生昆虫等。产卵期5~6月。冬季在有岩石的深水处越冬。
【生境分布】分布长江流域。
【性味】
甘,平。
①《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
①《本经逢原》:"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下膀胱水,开胃。"
②《日用本草》:"补中益气。"
【名家论述】《本经逢原》:"阔口鱼,能开胃进食,下膀胱水气,病人食之,无发毒之虑,食品中之有益者也。"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