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Wū Shāo Shé
【英文名】ZAOCYS
【别名】乌蛇、乌花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
【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的干燥体。
【性状】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炮制】
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
酒(炙)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每100kg乌梢蛇 ,用黄洒20kg。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用法用量】9~12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备注】(1)功效与白花蛇相近而药力较弱。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Wū Shé
【别名】剑脊乌梢(《本草衍义》),黑花蛇(《纲目》),乌峰蛇(陈义《动物学》),青蛇(《现代实用中药》),乌风蛇、黄风蛇(《生物学通报》(2):5,1958),青大将(《浙江中药手册》),剑脊蛇(《中药志》),黑乌梢、三棱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4~11月间捕捉。捕得后,将蛇摔死,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柴火熏干,熏时频频翻动,至表面略呈黑色为度,再晒干或炕干。
【源形态】
乌梢蛇(《纲目》)
全长可达2米以上。头扁圆;头部和颈部分界不明显。吻鳞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宽大于长,其与吻鳞的缝合线远较与鼻鳞的缝合线为短。前额鳞大,两鳞间的缝合线等于从其前缘至吻端的距离,宽大于长,外缘包至头侧。额鳞前大后小,长与鼻间鳞和前额鳞的和相等。眼上鳞宽大,长与其额鳞前缘至吻端的距离相等。鼻孔椭圆形,位于2鼻鳞中间。颊鳞1片,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眼前鳞2片,上缘包至头背。眼大,眼后鳞2片。颞鳞前后列各2片,前列的狭而长。上唇鳞8片,第4、5两片入眼;第6片最大。前颏鳞比后颏鳞短,与前5片下唇鳞相接。后颊鳞与第1腹鳞间有小鳞1对。下唇鳞11片,第6片最大。体鳞16~14行,背中央2~6行起棱.腹鳞186~205片,肛鳞2裂,尾下鳞101~128对。尾部渐细。体呈青灰褐色,各鳞片的边缘黑褐色。背中央的2行鳞片呈黄色或黄褐色,其外侧的2行鳞片则成黑色纵线。上唇及喉部淡黄色。腹面灰白色。其后半部呈青灰色。
本动物的皮(乌蛇皮)、胆(乌蛇胆)、脂肪(乌蛇膏)、卵(乌蛇卵)、蜕下的皮膜(蛇蜕)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活于丘陵地带及田野草丛或水边。以蛙类、鱼类为食。无毒。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和湖南、湖北、山西、河北等地。产于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品多卷成圆盘状,盘径约16厘米。头扁圆形,略似龟头,盘于中央,口内有多数刺状小牙。尾部渐细,尾端插入外缘的腹腔内,脊部高耸呈屋脊状,俗称剑脊。通体乌黑色,表面可见菱形细鳞,腹部剖开,边缘内卷,内表面黄白色或熏成灰黑色;可见到排列整齐的肋骨。质坚韧,气腥,味淡。以身干、皮黑褐色、肉黄白色、脊背有棱、质坚实者为佳。
【炮制】
炙乌蛇:将乌蛇砍去头,温水洗净,切段,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乌蛇肉:乌蛇砍去头,用黄酒闷透后,取出,除去皮骨晒干。(每乌蛇100斤,用黄酒20~25斤)
【性味】
甘咸,平。
①《药性沦》:"味甘,平,有小毒。"
②《开宝本草》:"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咸,气平。"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①《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肤生疮,眉须脱落,瘑痒疥等。"
②《开宝本草)):"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
③《纲目》:"功与白花蛇同而性善无毒。"
④《医林纂要》:"滋阴明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钱;酒浸或焙干研末为丸、散。外用:烧灰调敷。
【注意】
血虚生风者忌用。
《本经逢原》:"忌犯铁器。"
【附方】
①治风痹,手足缓弱,不能伸举:乌蛇三两(酒浸,炙微黄,去皮骨),天南星一两(炮裂),干蝎一两(微炒),白附子一两(炮裂),羌活一(二)两,白僵蚕一两(微炒),麻黄二两(去根节),防风三分(去芦头),桂心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侯,以热豆淋酒下十丸。(《圣惠方》乌蛇丸)
②治身体顽麻风:乌蛇二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防风一两(去芦头)。细辛一两,白花蛇二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天麻一两,独活一两,肉桂一两(去皱皮),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苦参一两(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廿丸。(《圣惠方》乌蛇丸)
③治骨、关节结核:乌梢蛇,去头、皮、内脏,焙干研粉,过120目筛,装入00号胶囊备用。第一周早晚各服二个胶囊;第二周早中晚各服二个;第三周早晚各服三个,中午二个;第四周早中晚各服三个;第五周早中晚各服四个。(《全展选编·外科》)
④治干疥瘙痒久不差:黄芪二两(锉),乌蛇四两(酒浸,去皮骨,炙令黄),川乌头三两(炮裂去皮脐),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茵芋二两,石南一两,秦艽二两(去苗)。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以荆芥汤下,以差为度。(黄芪丸)
⑤治一切干湿癣:乌蛇(酒浸,去皮骨,炙)一两,干荷叶半两,枳壳(去瓤,麸炒)三分。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空心蜜酒调下,日、晚再服。(三味乌蛇散)
⑥治破伤风,项颈紧硬,身体强直:乌蛇(项后取)、白花蛇各二寸(项后取,先酒浸,去骨,并酒炙),蜈蚣一条(全者)。上三味,为细散。每服一钱至三钱匕,煎酒小沸调服。(定命散。④方以下出《圣济总录》)
⑦治婴儿撮口,不能乳者:乌梢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麝香一分。为末,每用半分,荆芥煎汤调灌之。
⑧治紫白癜风:乌蛇肉(酒炙)六两,枳壳(麸炒)、牛膝、天麻各二两,熟地黄四两,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风、桂心各二两。锉片,以绢袋盛,于无灰酒二斗中浸之,密封七日。每温服一小盏。忌鸡、鹅、鱼、肉、发物。
⑨治面上疮及酐:乌蛇二两,烧灰,细研如粉,以腊月猪脂调涂之。(⑦方以下出《圣惠方》)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
【拼音名】Wū Shé Dǎn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胆。将蛇剖开腹部,找出胆囊,用线扎住胆管上端,然后沿结扎处上方剪断,取出晾干。
【源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
【性状】干燥的胆囊,全体呈棕褐色或绿褐色,皱缩,长约1厘米,粗0.5厘米,上端胆管长1.5厘米。对光透视微透明,内心黄棕色或黄绿色。味极苦,回甜。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微甘,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化痰,明目。
①《纲目》:"治大风疠疾,木舌胀塞。"
②《四川中药志》:"治痰迷心窍,风热发狂,眼雾不明;痔疮红肿及皮肤热毒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为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搽。
【附方】
①治痰迷心窍:蛇胆、陈皮、胆星、黄连、川贝、琥珀。共研末为丸服。
②治风热发狂:蛇胆、巴霜、朱砂、全蝎、寒水石、黄连。共研末为丸服。
③治眼雾不明,皮肤热毒及痱子:蛇胆兑酒吞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木舌塞胀:蛇胆一枚,焙干为末,敷舌上,有涎吐去。(《圣惠方》)
⑤治内外痔疮:蛇胆,配麻油调搽。(《四川中药志》)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角膜疾病:取蛇胆汁5克(蛇的品种未经鉴定),以5~10倍量的95%酒精溶解,使蛋白沉淀,用滤纸过滤;滤液以水浴蒸发至无酒精气味,加蒸馏水适量及氯化钠0.6克溶解过滤,再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即成。每日滴眼3~4次,部分病例每2小时1次。治疗各种角膜疾病(角膜溃疡、浅层点状角膜炎、浅层弥漫性角膜炎、角膜斑翳等)7例,用药时间最短8天,最长14天。痊愈3例,4例好转。本药除有消炎作用外,还能促使角膜混浊吸收,故应用后可使炎性征象迅速消退,角膜混浊减轻,浸润消失。无副作用,仅个别病人滴后有微痛,但很快消失。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
【拼音名】Wū Shé Gāo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脂肪。
【源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
【功能主治】《圣惠方》:"耳聋,绵裹豆许塞之。"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
【拼音名】Wū Shé Luǎn
【别名】蛇蛋(《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卵。
【源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
【功能主治】《纲目》:"治大风癞疾。"
【附方】
①治九子烂疡:将蛇蛋炕焦,配麝香、冰片共研末。调麻油搽。
②治疟疾及痢下不止:蛇蛋、黑三棱子肉。共炖汤服。
③治脱肛:蛇蛋,炖猪大肠头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页首↑【出处】《纲目》
【拼音名】Wū Shé Pí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皮。
【源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条。
【功能主治】《纲目》:"治风毒气,眼生臀,唇紧、唇疮。"
【附方】治小儿唇紧,脾热唇疮,乌蛇皮烧灰,酥和敷之。(《圣惠方》)
【摘录】《*辞典》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