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鸡屎藤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鸡屎藤

    《*辞典》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Jī Shǐ Ténɡ

    【别名】斑鸩饭、女青、主屎藤(《质问本草》),却节(《李氏草秘》),皆治藤、臭藤根(《纲目拾遗》),牛皮冻(《植物名实图考》),臭藤(《天宝本草》),毛葫芦(《岭南采药录》),甜藤(《广西中兽医药植》),五香藤、臭狗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香藤、母狗藤(《四川中药志》),鸡矢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风藤(《福建中草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全草及根。

    【源形态】蔓生草本,基部木质,高2~3米,秃净或稍被微毛。叶对生,有柄;叶片近膜质,卵形、椭圆形、矩圆形至披针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浑圆或楔尖,两面均秃净或近秃净;叶间托叶三角形,长2~5毫米,脱落。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扩展,分枝为蝎尾状的聚伞花序;花白紫色,无柄;萼狭钟状,长约3毫米;花冠钟状,花筒长7~10毫米,上端5裂,镊合状排列,内面红紫色,被粉状柔毛;雄蕊5,花丝极短,着生于花冠筒内;子房下位,2室,花柱丝状,2枚,基部愈合。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光亮,草黄色。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生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分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

    含鸡屎藤甙、鸡屎藤次甙、车叶草甙等环臭蚁醛类化合物及γ-谷甾醇。

    叶含熊果酚甙0.86%及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鸡屎藤水煎馏液对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热板法)。腹腔注射0.01毫升/克体重,即可提高痛阚,维持时间较长。其注射液与吗啡相比,开始较慢而持续较久。其醇制剂对麻醉动物(猫、兔及犬)有降压作用。印度产鸡屎藤提取物在体外试验有可的松样作用,而注入兔关节腔,可降低炎症病变;全草煎剂给大鼠口服共10天,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性味】

    甘酸,平。

    ①《岭南采药录》:"味辛苦,平。"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甘酸,平。"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①汪连仕《采药书》:"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瘴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

    ②《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诸风,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

    ③《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米加糖食,止痢。"

    ④《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治瘰疬用.裉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⑤《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同米擂食并敷。"

    ⑥《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

    ⑦《草木便方》:"补虚劳,调理脾胃元气,治病后虚肿、耳鸣。"

    ⑧《四川中药志》:"治失眠,久咳。"

    ⑨《重庆草药》:"健脾除湿,益气补虚。常用于小儿瘦弱,脾弱气虚,食积疳积,及成人气虚浮肿,臌胀,耳呜,腹泻,遗尿,妇女虚弱白带,干病。并虚弱劳伤,虚痢,痒子瘰疬之由于气虚不愈者。"

    ⑩《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治风湿酸痛,跌打损伤,肝脾肿大,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量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气郁胸闷,胃痛:鸡屎藤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食积腹泻:鸡屎藤一两。水煎服。

    ③治小儿疳积:鸡屎藤干根五钱,猪小肚一个。水炖服。(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④治妇女虚弱咳嗽,白带腹胀:鸡屎藤根四两,红小芭煎头四两。炖鸡服。(《重庆草药》)

    ⑤治红痢:鸡屎藤根四两,路边姜二两。炖肉服。(《重庆草药》)

    ⑥治小儿脱肛:皆治藤近根之头,老者,酒蒸晒十次,和羊肠煮食之。(《岭南采药录》)

    ⑦治关节风湿痛:鸡屎藤根或藤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⑧治阑尾炎:鲜鸡屎藤根或茎叶一至二两。水煎服。

    ⑨治背疽:鲜鸡屎藤二两,酒水煎服;渣或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⑩治跌打损伤:鸡屎藤根、藤一两。酒水煎服。(⑧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⑾治有机磷农药中毒:鸡屎藤三两,绿豆一两。水煎成三大杯,先服一大杯,二至三小时服一次。药后有呕吐腹泻反应。(《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

    ①止痛

    取鲜鸡矢藤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5克。肌肉注射,每次2~5毫升,4小时后可重复用药或连续用药。适用于胃肠疼痛,胆、肾绞痛,各种外伤、骨折、手术后疼痛,神经痛等。治疗537例,疼痛消失328例,减轻197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97.7%。如将注射液加入10%葡萄糖液行痛点或穴位注射,可以治疗腰腿痛。实践中观察到,药物气味越浓,止痛效果越好,有些患者用药后,从呼气和尿中能闻到鸡矢藤味,可能因鸡矢藤有效成分为一种挥发性物质,由呼吸道和尿排出之故。注射时对局部有轻微刺激痛,加入适量普鲁卡因液可减轻;少数病人用量过大有头昏感,余无其他副作用。此外,亦可将鸡矢藤切碎用米酒浸泡7天,每次5~10毫升,日服3次,用于胃肠痉挛性疼痛。

    ②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以鸡屎藤叶或嫩芽擦患处,每次5分钟,每日2~3次。11例神经性皮炎治疗后痊愈8例,好转3例;5例湿疹,10例周身瘙痒症,均治愈。治愈时间一般7天左右,短者2~3天,长者需2~3月。

    ③治疗慢性骨髓炎

    以牛皮消(即鸡矢藤)1两(鲜),红孩儿5钱,加红糖适量,每日煎服2次。同时用牛皮消叶、水莽根、麻兜适量,加少量食盐捣烂外敷,每天1次;创口脓尽后换用冰片、牛皮消粉外敷。观察10例,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5个月;结果8例痊愈,近期控制1例,好转1例。见效最快者2周,症状改善最迟者2月。内服无显著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④治疗瘤型麻风反应

    用鸡屎藤叶茎1000克加水过药面蒸馏,取蒸馏液1000毫升按制剂规程制成静脉注射液,每日静脉注射1次,每次30~50毫升,2~5天为一疗程,发高热时可用鸡屎藤60毫升加10%葡萄糖液200毫升静脉滴注。治疗中、晚期瘤型麻风反应37例,显效(用药第五天反应症状、体征完全消失)25例,好转(反应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7例,无效5例。此药具有消炎利水作用,对麻风的关节反应、淋巴反应有较好疗效,对结节性红斑反应及神经痛疗效较差。

    【摘录】《*辞典》

    页首↑

    鸡屎藤果

    《*辞典》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拼音名】Jī Shǐ Ténɡ Guǒ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果实。

    【化学成分】果实含熊果酚甙0.69%、齐墩果酸1.5%、卅烷、氢醌以及酚、萜醛、丁醛、乙酸、丙酸等挥发性成分。种子含油约9%,其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含量都在10%以上;非皂化部分含甾醇约20%。

    【功能主治】《中国树木分类学》:"汁液可治毒虫螫伤,敷于患处。又可为冻疮药。"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鸡屎藤"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鸡肾草
    ·下一篇:鸡嗉子花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鬼毛针瓜蒂獐牙菜八物汤鸡冠花海金沙太阴病提纲及意义马蔺秋季忌食未洗净的河蟹云木香白云花根春季小儿宜补钙补血草养荣汤魔芋宁肺生化汤五痹汤大白药牛尾菜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野苦梨野葱蚱蜢鸭脚板草珠芽蓼鲜黄连鰕虎鱼午香草五香草树刁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