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安息香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安息香

    《中国药典》

    【拼音名】ān Xī Xiānɡ

    【英文名】BENZOINUM

    【别名】白花榔

    【来源】本品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Craib ex Hart. 的干燥树脂。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树干经自然损伤或于夏、秋二季割裂树干,收集流出的树脂,阴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小块,稍扁平,常粘结成团块。表面橙黄色,具蜡样光泽(自然出脂);或为不规则的圆柱状、扁平块状,表面灰白色至淡黄白色(人工割脂)。质脆,易碎,断面平坦,白色,放置后逐渐变为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加热则软化熔融。气芳香,味微辛,嚼之有砂粒感。

    【鉴别】

    (1) 取本品约0.25g,置干燥试管中,缓缓加热,即发生刺激性香气,并产生多数棱柱状结晶的升华物。

    (2) 取本品约0.1g,加乙醇5ml 研磨,滤过,滤液加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0.5ml,即显亮绿色,后变为黄绿色。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约1.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25ml,加热回流1.5 小时,在水浴上除去乙醇,残渣加热水50ml,使均匀散裂,放冷,加水150ml 与硫酸镁溶液(1→20) 50ml,搅匀,静置10分钟后,抽气滤过,滤渣用水20ml洗涤,合并洗液与滤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后,移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分次振摇提取4次(50ml、40ml、30ml、30ml),合并乙醚液,用碳酸氢钠溶液(1→20)分次用力振摇提取5次(20ml、20ml、10ml、10ml、10ml),每次分出的水液均用同一的乙醚20ml洗涤,合并水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再用乙醚分次振摇提取4次(30ml、20ml、10ml、10ml),合并乙醚液,置称定重量的烧瓶中,放置,待大部分的乙醚挥散,转动烧瓶,使残渣均匀散布在烧瓶内壁,置硫酸减压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算出供试品中含有的百分数,再根据供试品的水分与乙醇中不溶物含量,改算成醇溶性浸出物的干燥品中含有的百分数,即为总香脂酸含量。

    本品含总香脂酸以醇溶性浸出物的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30.0%。

    【性味】辛、苦,平。

    【归经】归心、脾经。

    【功能主治】开窃清神,行气活血,止痛。用于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晕,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0.6~1.5g,多入丸散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安息香

    《*辞典》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ān Xī Xiānɡ

    【来源】为安息香科植物安息香树或越南安息香的树脂。夏、秋二季,选择生长5~10年的树木,在距离地面40厘米处,用利刀在树干四周割三角形伤口多处,经1周后,伤口开始流出黄色液汁,将此液状物除去后,渐流白色香树脂,待其稍干后采收。此后隔一定时期在伤口以上4厘米处,再割新伤口,如法采集。最先流出的香树脂品质最佳,其后采得者较次。

    【源形态】

    ①安息香树(《酉阳杂俎》)

    乔木,高10~20米。树皮绿棕色,嫩枝被棕色星状毛。叶互生,长卵形,长达11厘米,宽达4.5厘米,叶缘具不规则齿牙,上面稍有光泽,下面密被白色短星状毛;叶柄长约1厘米。总状或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被毡毛;苞片小,早落;花萼短钟形,5浅齿;花冠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为萼简的3倍;花萼及花瓣外面被银白色丝状毛,内面棕红色;雄蕊8~10,花药线形,2室;子房上位,卵形,密被白色茸毛,下部2~3室,上部单室,花柱细长,棕红色。果实扁球形,长约2厘米,灰棕色。种子坚果状,红棕色,具6浅色纵纹。

    野生或栽培于稻田边。分布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及爪哇。

    ②越南安息香

    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色,幼枝被棕黄色星状毛,后光滑。叶互生,卵形,长4.5~10厘米,宽2.6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圆或微楔形,全缘或近上部呈微齿状,上面光滑,下面除主脉和侧脉具棕黄色毛茸外,他处均被银白色毛茸;叶柄长0.6~10毫米。花序圆锥状,腋生或顶生,被黄色星状毛;花多,白色;花萼高脚杯状,革质,有5~6短三角形的齿;花冠5裂,覆瓦状排列,裂片卵状披针形,花萼及花瓣外面密被黄色小星状毛;雄蕊10,长为花冠裂片的2/3;花药线形,花丝在管部不连接而分离,分离部分密被星状毛;子房半下位,卵形,扁压状,密被黄色星状毛,3室,花柱无毛,细小。果实卵形,长10~12毫米,被灰色星状毛,3瓣裂。种子1枚,偶2枚。

    分布越南、老挝及泰国等地。我国云南思茅,广西亦产。

    【性状】

    ①苏门答腊安息香

    为植物安息香树的干燥树脂,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

    产印度尼西亚。

    ②越南安息香

    为植物越南安息香的干燥树脂,为微扁圆的泪滴状物或团块。泪滴状物直径约1至数厘米,厚约1厘米。外表面黄棕色或污棕色,内面乳白色。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则软化。气味与上种相似。

    产越南、泰国等地。

    安息香历来依赖进口,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报道,我国的粉背安息香树(分布云南、广西、广东)、青山安息香树(分布广西)、白叶安息香树(分布广西、广东)亦能生产安息香。经定性定量试验结果,除青山安息香树、白叶安息香树二种树脂的总香脂酸含量略低于我国《药典》规定之外,树脂的其他指标及化学鉴别反应均合乎《药典》规定。

    【化学成分】

    苏门答腊安息香含树脂约90%,主要成分为苏门树脂酸和桂皮酸松柏醇酯。还含桂皮酸苯丙酯2~3%,香荚兰醛1%,和少量的桂皮酸桂皮醇酯、苏合香烯、苯甲醛、苯甲酸、桂皮酸。树脂所含总苯甲酸为10~20%,总桂皮酸为10~30%。

    越南安息香含树脂70~80%,主要成分为泰国树脂酸和苯甲酸松柏醇酯。还含苯甲酸11.7%,苯甲酸桂皮醇酯2.3%和香荚兰醛0.3%。但不含桂皮酸。

    国内发现的粉背安息香树、青山安息香树及白叶安息香树,它们的树脂的总香脂酸,顺次是31%、28%、27~28%,而香脂酸完全是安息香酸,另一报道为31.09%、25.67%、21.17~31.46%(以能溶于乙醇的树脂为100%)

    【药理作用】安息香酊为刺激性祛痰药,置于热水中吸入其蒸气,则能直接刺激呼吸道粘膜而增加其分泌;可用于支气管炎以促进痰液排出。吸入时应避免蒸气的浓度过高而刺激眼、鼻、喉等。它还可外用作局部防腐剂。一般皆用其复方酊剂。

    【性味】

    辛苦,温。

    ①《唐本草》:"味辛苦,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辛苦微甘,平,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辛苦,性温。"

    【归经】

    入心、肝、脾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心经。"

    ②《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③《本草便读》:"入心、脾二经。"

    【功能主治】

    开窍,辟秽,行气血。治卒中暴厥,心腹疼痛,产后血晕,小儿惊痫,风痹腰痛。

    ①《唐本草》:"主心腹恶气。"

    ②《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暖肾,辟恶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血邪,霍乱,风痛,妇人血噤并产后血运。"

    ④《纲目》:"治中恶,劳瘵。"

    ⑤《东医宝鉴》:"辟瘟疫。"

    ⑥《本草述》:"治中风,风痹,风痫,鹤膝风,腰痛,耳聋。"

    ⑦《本经逢原》:"止卒然心痛、呕逆。"

    ⑧《本草从新》:"宣行气血。研服行血下气,安神。"

    ⑨《本草便读》:"治卒中暴厥,心腹诸痛。"

    ⑩《中药材手册》:"治小儿惊痫。"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5分;或入丸、散。外用:烧烟熏。

    【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本经逢原》:"凡气虚少食,阴虚多火者禁用。"

    【附方】

    ①治大人小儿卒中风,恶气:安息香一钱,鬼臼二钱,犀角八分,牛黄五分,丹砂、乳香、雄黄各一钱二分。俱研极细末,石菖蒲。生姜各一钱,泡汤调服五分。(《方脉正宗》)

    ②治卒然心痛,或经年频发:安息香研末,沸汤服半钱。(《世医得效方》)

    ③治寒湿冷气,中霍乱阴证者:安息香一钱(为末),人参、制附子各二钱。煎汤调服。(《本草汇言》)

    ④治小儿肚痛,曲脚而啼:安息香酒蒸成膏;沉香、木香、丁香、藿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为末;以膏和炼蜜丸,芡子大.每服一钱,紫苏汤送下。(《全幼心鉴》安息香丸)

    ⑤治妇人产后血晕,血胀,口噤垂死者:安息香一钱,五灵脂(水飞净末)五钱。共和匀,每服一钱,炒姜汤调下。(《本草汇言》)

    ⑥治历节风痛: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以瓶盛灰,大火上著一铜版片隔之,安息香于上烧之,以瓶口对痛处熏之,勿令透气。(《圣惠方》)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安息香"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灯心草
    ·下一篇:防己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滴滴花小儿痉病(痉者其颈项硬直也...尤怡和解散平贝母薄荷牛蒡汤冬季补维生素B2防口角炎宜华山参红粉玫瑰花京大戟羊角桃鹿衔草六月雪六棱菊木姜子显脉香茶菜杏香兔耳风土瓜狼毒秋冬交替 九常九饮防感冒透肌散春季儿童患红眼病的禁忌小黄树野烟叶心不干香菊五月茶貒肉牛至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