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芡实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芡实

    《中国药典》

    【拼音名】Qiàn Shí

    【英文名】SEMEN EURYALES

    【别名】鸡头米、鸡头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 的干燥成熟种仁。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

    【鉴别】本品粉末类白色。主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1 ~4 μm,大粒脐点隐约可见;复粒多数由百余分粒组成,类球形,直径13~35μm,少数由 2~3 粒组成。

    【炮制】

    芡实:除去杂质。

    麸炒芡实:取净芡实,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性味】甘、涩,平。

    【归经】归脾、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9~15g。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芡实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Qiàn Shí

    【别名】卵菱(《管子》),鸡瘫(《庄子》),鸡头实、雁喙实(《本经》),鸡头、雁头、乌头(《方言》),艻子(陶弘景),鸿头(韩愈),水流黄(《东坡杂记》),水鸡头(《经验方》),肇实、刺莲藕(《广西中兽医药植》),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江苏植药志》),鸡咀莲(《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鸡头苞(《江西中药》),刺莲蓬实(《药材学》)。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9~10月种子成熟时,割取果实,击碎果皮,取出种子,除去硬壳晒干。

    【源形态】

    芡(《周礼》),又名:藙(《方言》),芰(崔豹《古今注》)。

    一年生水生草本,具白色须根及不明显的茎。初生叶沉水,箭形;后生叶浮于水面,叶柄长,圆柱形中空,表面生多数刺,叶片椭圆状肾形或圆状盾形,直径65~130厘米,表面深绿色,有蜡被,具多数隆起,叶脉分歧点有尖刺,背面深紫色,叶脉凸起,有绒毛。花单生;花梗粗长,多刺,伸出水面;萼片4,直立,披针形,肉质,外面绿色,有刺,内面带紫色;花瓣多数,分3轮排列,带紫色;雄蕊多数;子房半下位,8室,无花柱,柱头红色。浆果球形,海绵质,污紫红色,外被皮刺,上有宿存萼片。种子球形,黑色,坚硬,具假种皮。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池沼湖泊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台湾、广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云南及贵州等地。主产江苏、湖南、湖北、山东。此外,福建、河北、河南、江西、浙江、四川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种仁呈圆球形,直径约6毫米。一端呈白色,约占全体1/3,有圆形凹陷,另一端为棕红色,约占全体2/3。表面平滑,有花纹。质硬而脆,破开后,断面不平,色洁白,粉性。无臭,味淡。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碎末及皮壳者为佳。

    【化学成分】种子含多量淀粉。每100克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物32克,粗纤维0.4克,灰分0.5克,钙9毫克,磷110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40毫克,核黄素0.08毫克,尼克酸2.5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胡萝卜素微量。

    【炮制】

    炒芡实:先将麸皮放热锅内炒至烟起,再将净芡实倒入,拌炒至微黄色,取出,筛净麸皮,放凉。

    孟诜:"凡用(芡实),蒸熟,烈日晒裂取仁,亦可舂取粉用。"

    【性味】

    甘涩,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纲目》:"甘,平,涩,无毒。"

    ④《药品化义》:"味甘,性干温、鲜凉。"

    【归经】

    入脾、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脾、胃四经。"

    ②《药品化义》:"入脾、胃、肝三经。"

    【功能主治】

    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①《本经》:"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

    ②《日华子本草》:"开胃助气。"

    ③《纲目》:"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④《本草从新》: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注意】《随息居饮食看》:"凡外感前后,疟痢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

    【附方】

    ①治梦遗漏精:鸡头肉末、莲花蕊末、龙骨(别研)、乌梅肉(焙干取末)各一两。上件煮山药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粒,温酒、盐汤任下,空心。(《杨氏家藏方》玉锁丹)

    ②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③治浊病:芡实粉、白茯苓粉。黄蜡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盐汤下。(《摘元方》分清丸)

    ④治老幼脾肾虚热及久痢:芡实、山药、茯苓、白术、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各四两,人参一两。俱炒燥为末,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⑤小便频数及遗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子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蒸枣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四精丸"。

    ⑥白浊。用芡实粉、白茯苓粉。化黄蜡和蜜作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汤送下。此方甸"分清丸"。

    【摘录】《*辞典》

    页首↑

    芡实根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Qiàn Shí Gēn

    【别名】役菜(《食性本草》)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根。7月采。

    【性味】

    ①《纲目》:"咸甘,平,无毒。"

    ②《重庆草药》:"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疝气,白浊,白带,无名肿毒。

    ①《食性本草》:"主小腹结气痛。"

    ②《重庆草药》:"补脾益肾。治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偏坠气块:鸡头根切片,煮熟,盐醋食之。(《法天生意》)

    ②治白带并治脾肾虚弱,白浊诸症:芡实根半斤,炖鸡服。(《重庆草药》)

    ③治无名肿毒:芡实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辞典》

    页首↑

    芡实茎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Qiàn Shí Jīnɡ

    【别名】花耿(《本草图经》),鸡头菜(《纲目》)。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花茎。

    【性味】《纲目》:"咸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纲目》:"止烦渴,除虚热,生熟皆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煮食。

    【摘录】《*辞典》

    页首↑

    芡实叶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Qiàn Shí Yè

    【别名】鸡头盘(《本草图经》),刺荷叶(《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实的叶。

    【功能主治】

    治胞衣不下,吐血。

    ①《随息居饮食谱》:"治胞衣不下。"

    ②《重庆草药》:"行气,和血,止血。治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烧存性研末。

    【附方】

    ①妇女产后,催衣,止血,亦治吐血:芡实叶一张,烧灰和开水服或兑酒吞下。(《重庆草药》)

    ②治胞衣不下:芡叶、荷叶各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芡实"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苍耳子
    ·下一篇:芦荟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忌萝卜与芥菜、苹果等果...李中梓温病兼下痢筋骨草春季饮食抗病毒冬季胃病患者宜食疗温病兼衄血便血紫铜矿起枕散冰炭散愚孙,年九岁,于正月下旬感...人中黄鸭胆子打破碗花花葛花不妨试试素食“冬补”大狼毒山羊血小半夏加茯苓汤秋冬之交宜食用红豆汤四柴胡饮春季宜吃树上佳蔬口腔溃疡并非火气大糖芥春季饮食养肝为先徐长卿香菊芜菁水椎木石龙刍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