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连钱草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连钱草

    《中国药典》

    【拼音名】Lián Qián Cǎo

    【英文名】HERBA GLECHOMAE

    【别名】活血丹、金钱草[上海、江苏]、金钱薄荷、落地金钱、肺风草、十八缺、透骨消[四川]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春至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长10~20cm,疏被短柔毛。茎呈方柱形,细而扭曲;表面黄绿色或紫红色,节上有不定根;质脆,易折断,断面常中空。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肾形或近心形,长1~3cm,宽1.5~3cm,灰绿色或绿褐色,边缘具圆齿;叶柄纤细,长4~7cm。轮伞花序腋生,花冠二唇形,长达2cm。搓之气芳香,味微苦。

    【鉴别】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5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氯仿(3:2)混合液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0.1mol/L磷酸二氢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20: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味】辛、微苦,微寒。

    【归经】归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15~30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取鲜品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备注】(1)同属植物欧连钱草Glechoma hederacea L.性味功能与连钱草类同。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金钱草

    《*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Jīn Qián Cǎo

    【别名】遍地香(《祝穆试效方》),地钱几(《救荒野谱》),钹儿草(《救生苦海》),连钱草(《质问本草》),铜钱草(《慈航活人书》),白耳草、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千年冷、遍地金钱(《纲目拾遗》),金钱艾(《本草求取》),马蹄草、透骨消(《植物名实图考》),透骨风,过墙风、巡骨风(《分类草药性》),蛮子草(《天宝本草》),胡薄荷(《现代实用中药》),穿墙草(《经效实验单方》),团经药、风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肺风草、金钱薄荷、十八块草(《福建民间草药》),江苏金钱草(《中药通报》5(1):27,1959),透骨草、一串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四方雷公根、钱凿草、钱凿王(《陆川本草》),大叶金钱草、野薄荷(《江西民间草药》),马蹄筋骨草、破铜钱(《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全草或带根全草。4~5月采收,晒干。

    【源形态】

    活血丹(《植物名实图考》)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茎细,具四棱,上升或直立,通常单一,基部带紫色,被细毛。叶对生;叶柄较长;叶片肾状心形、圆状心形或心形,长达2.5厘米,宽与长略相等,先端钝或稍尖,边缘具圆齿,被细毛,下面有透明腺点。花腋生,2至数朵;萼筒状,被刺毛,具5齿,先端芒状尖突;花冠淡紫色,筒状漏斗形,长约18~25毫米,花冠管狭长,为萼的2~3倍长,外面被细毛,先端2唇形,喉部膨大,上唇近平坦,下唇3裂;雄蕊4,2强,花丝顶端2歧;子房4裂,柱头2歧。小坚果,长圆形,平滑。花期5月。果期6月。

    【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林间、灌丛、河畔、田野、路旁。分布东北、华北、华东等地。主产江苏、广东、四川、广西。此外,浙讧、湖南、福建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茎细长,方形,常扭曲,具纵棱线,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短毛,断面中空。叶多卷缩,肾形或心形,边缘具圆钝齿,灰绿色,质脆易碎。叶柄长4~44毫米,多扭曲。花、果通常不见。气微香,味辛凉。

    【化学成分】金钱草有芳香型和非芳香型两类。芳香型含多量单萜酮,其主要成分是l-蒎莰酮、l-薄荷酮和l-胡薄荷酮;尚含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异薄荷酮、异蒎莰酮、芳樟醇、薄荷醇、α-松油醇。除上述挥发油成分外,尚含熊果酸、β-谷甾醇、棕榈酸、琥珀酸、多种氨基酸、鞣质、苦味质、胆碱、硝酸钾等。地下部分含水苏糖。

    【药理作用】

    用金钱草煎剂20克(生药)/公斤给大鼠灌胃,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连续应用则利尿作用逐渐降低。在麻醉家兔的急性试验中,以10克(生药)/公斤灌胃,也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这与其所含之灰分或钾盐有关,是否尚有其它有效成分,尚待研究。其酊剂无利尿作用。对猫、大鼠无利胆作用,对肝胆疾患的良好影响,可能与其所含的游离氨基酸有关。

    本品毒性很低,煎剂给大鼠灌胃,每天20克/公斤,共用6天,并未死亡,犬1次灌胃100克,对血压无大影响。

    【性味】

    苦辛,凉。

    ①《纲目拾遗》:"味微甘,性微寒。"

    ②《岭南采药录》:"味涩,气香,性平。"

    ③《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肺痈,咳嗽,吐血,淋浊,带下,风湿痹痛,小儿疳积,惊痫,痈肿,疮癣,湿疹。

    ①《百草镜》:"治跌打损伤,疟疾,产后惊风,肚痈,便毒,痔漏;擦鹅掌风;汁漱牙疼。"

    ②王安卿《采药志》:"发散头风风邪。治脑漏,白浊热淋,玉茎肿痛,捣汁冲酒吃。"

    ③《纲目拾遗》:"去风散毒。煎汤洗一切疮疥。"

    ④《本草求原》:"祛风湿,止骨痛。浸酒舒筋活络,止跌打闪伤(痛),取汁调酒更效。"

    ⑤《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下血。"

    ⑥《中国植物图鉴》:"可作强壮剂。治慢性肺炎。"

    ⑦《现代实用中药》:"解热,镇咳,止渴,止血,利尿。治小儿痫热,疳病,瘰疬;研汁点暴赤眼;以盐揉贴肿毒并风癣。"

    ⑧《安徽药材》:"治膀胱结石。"

    ⑨《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鲜草捣汁外敷撑耳寒(腮腺炎)。"

    ⑩《陆川本草》:"消肿止痛,破积。治妇人小腹痛。"

    ⑾《贵阳民间药草》:"治红崩带下,肺结核。"

    ⑿《浙江民间草药》:"治高血压。"

    ⒀《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黄疸,肺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洒,捣汁。外用:捣敷或绞汁涂。

    【注意】《福建民间草药》:"凡阴疽诸毒,脾虚泄泻者,忌捣汁生服。"

    【附方】

    ①治黄疸、臌胀:连钱草七至八钱,白茅根、车前草各四至五钱,荷包草五钱。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肾炎水肿:连钱草、萹蓄草各一两,荠菜花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利小便,治膀胱结石:连钱草、龙须草、车前草各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疟疾:㈠疟发前用连钱草七叶为丸塞鼻中。(《质问本草》)

    ㈡连钱草一两五钱至三两。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⑤治伤风咳嗽:鲜连钱草五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洗净),冰糖半两。酌加开水,炖一小时,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胎咳、子肿:团经药、尖惊药、大苋菜、花蝴蝶各三至五钱。炖肉或鸡吃。

    ⑦治白带:团经药五钱,杜仲三钱,木通一钱五分。煎水加白糖服。

    ⑧治月经不调,小腹作胀:团经药、对叶莲各三钱,大叶艾二钱。泡酒吃。

    ⑨治风湿性关节炎:团经药,捶绒酒炒热,外敷。(⑥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⑩治小儿疳积:连钱草三钱,加动物肝脏适量,炖汁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⑾治疮疖、腮腺炎、皮肤撞伤青肿:鲜连钱草捣烂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⑿治白虎丹:鲜车前草、遍地香。洗净捣烂,少加白酒,绞取汁,鹅毛蘸搽患处。(《祝穆试效方》)

    ⒀治湿疹、脓庖疮。稻田皮炎:鲜连钱草、野菊花各半斤。加水煮沸,乘热反复擦洗患处(有脓疱者必须挑破脓疱),再用痱子粉或牙粉撒布溃破处,每天一次。如三次见效不显,可加木槿皮或叶半斤同煎洗。(《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⒁治疮疥:钹儿草,加盐少许,搓熟频擦,全化,然后洗浴。若用煎冼,反不见效。(《救生苦海》)

    ⒂治蛇咬:连钱草生药鲜吃,并捣烂敷伤口。(《浙江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腮腺炎

    将连钱草洗净,加少量食盐捣烂,敷于肿处,不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均须两侧同时敷药。治疗50例,全部治愈;腮腺肿大消退及体温下降平均为12小时。

    ②治疗烧伤

    新鲜连钱草1把,洗净,用较厚的黄草纸包2~3层,水中浸湿后置旺火中烤熟,约20~30分钟取出,去纸,乘热将药草揉烂绞汁,盛于杯中,用消毒鸭毛蘸药汁涂搽伤面,每天搽数次至数十次,以保持伤面湿润为度;伤势严重的,药汁中加入适量冰片或麝香(研成细粉),可加速痊愈(但加麝香每易遗留瘢痕);如创面感染化脓,须先经清洗消毒处理,然后搽药。治疗Ⅱ、Ⅲ度烧伤30例,烧伤面积1~30%不等,其中已感染化脓者17例,引起全身症状者3例。结果均治愈,且无功能障碍。制药时要注意掌握火候,药草既要充分烤熟,但亦不能烤焦,否则将无法绞汁。治疗时创面要暴露,不能覆盖,也不能和其它药物混合施治;涂药汁时最好用鸭毛,如用棉花,其纤维每易脱落,可能影响创面愈合。在治疗期间,忌食豆荚、丝瓜、鸡蛋、鱼类等食物。

    【备注】

    各地称"金钱草"供药用的植物,除本种外尚有下列几种:

    ①报春花科过路黄,详"大金钱草"条。

    ②旋花科马蹄金,详"小金钱草"条。

    ③伞形科白毛天胡荽和天胡荽,详"江西金钱草"条。

    ④豆科金钱草,详"广东金钱草"条。

    【摘录】《*辞典》

    页首↑

    连钱草

    《*辞典》

    【拼音名】Lián Qián Cǎo

    【英文名】Longtube Ground Ivy Herb

    【别名】金钱草、大叶金钱草、透骨消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e longituba (Nakai)Kupr.的地上部分。春至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细,方形,被细柔毛,下部匍匐,上部直立。叶对生,肾形至圆心形,长1.5~3cm,宽1.5~5.5cm,边缘有圆锯齿,两面有毛或近无毛,下面有腺点;叶柄长为叶片的1~2倍。轮伞花序腋生,每轮2~6花;苞片刺芒状;花萼钟状,长7~10mm,萼齿狭三角状披针形,顶端芒状,外面有毛和腺点;花冠2唇形,淡蓝色至紫色,长1.7~2.2cm,下唇具深色斑点,中裂片肾形;雄蕊4,药室叉开。小坚果长圆形,褐色。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境分布】生于河边、路边、林间草地、山坡林下。除西北、内蒙古外,全国各地均产。

    【化学成分】茎、叶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松樟酮(pinocamphone)、薄荷酮、异薄荷酮、番薄荷酮(pulegone)等,尚含熊果酸、琥珀酸。

    【性味】性微寒,味辛、微苦。

    【归经】归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散瘀消肿。用于尿路结石、肝胆结石、湿热黄疸、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15~30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取鲜品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连钱草"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两面针
    ·下一篇:连翘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伤寒脉闭补肺汤秋季饮食防伤害胃肠道地柏搬倒甑加味凉血退斑汤天仙子[图]秋季养阴忌滥补穿心莲蕲蛇荆三棱[图]毛大丁草夏季老年人食补四宜春季助阳多吃韭菜行气消癌汤芎葛汤裂叶秋海棠当归拈痛汤加减吴茱萸汤甘青青兰消瘿汤小儿回春丹毛蕊花药膳原料的选择野凤仙花鱼寄生阳起石扁担杆马交儿射罔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