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拼音名】Yě Jué Mínɡ
【来源】为豆科植物野决明的茎叶及种子。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8~50厘米,无毛。三出复叶,小叶椭圆形或稍菱形,长4~7厘米,阔1.5~3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被伸展的绢状毛;托叶甚大,呈叶状,卵形至披针形,长2.5~5厘米,阔1.2~2.5厘米。花生于枝顶,黄色,互生,排列成疏生的总状花序;花萼上部两裂片几全愈合,下部三裂片分离;花冠蝶形;雄蕊10个,分离;苞片披针形。荚果线形,长5~6厘米,阔0.6~0.7厘米,深褐色,有软毛。花期4~5月。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山坡。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总生物碱0.5%,其中有黄华碱、金雀花碱、厚果槐碱等。荚含总生物碱0.56%,种子含0.72%。
【性味】有毒。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祛痰催吐。治恶疮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擦。内服:1~2钱,慎用。
【附方】
①治肿毒恶疮:野决明鲜茎叶捣敷。
②治疥癣:野决明配东莨菪,研末调油擦。(性味以下出《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