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药材

    谷芽

    目录: → 中药材 发布时间:2009-10-25

    谷芽

    《中国药典》

    【拼音名】Gǔ Yá

    【英文名】FRUCTUS SETARIAE GERMINATUS

    【别名】粟芽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将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6mm 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圆球形,直径约2mm,顶端钝圆,基部略尖。外壳为革质的稃片,淡黄色,具点状皱纹,下端有初生的细须根,长约3~6mm,剥去稃片,内含淡黄色或黄白色颖果(小米)1粒。无臭,味微甘。

    【炮制】

    谷芽: 除去杂质。

    炒谷芽: 取净谷芽,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深黄色。

    焦谷芽: 取净谷芽,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焦褐色。

    【性味】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粟芽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Sù Yá

    【别名】蘖米(《别录》),粟蘖(《本草衍义》)。

    【来源】为粟的发芽颖果。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保持湿润,至芽长2~3毫米许,取出晒干。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生境分布】主产华北各地。

    【性状】干燥粟芽呈小球形,径约1毫米。表面淡黄色,有外稃与内稃包围,多数均已裂开,露出长约1~3毫米的初生根(芽),或无初生根。剥去壳即为果实,表面淡黄色,光滑,基部有黄褐色的胚,长约1毫米,胚乳近白色。质坚,断面粉质,气无,味微甜。以黄色、有芽、颗粒匀整者为佳。

    【炮制】炒粟芽:取粟芽置锅内以文火炒至黄色为度。取出放凉。亦有炒至焦黄色者。

    【性味】

    ①《别录》:"味苦,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苦甘,性微温,无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脾、胃二经。"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治食积胀满,不思饮食。

    ①《别录》:"寒中,下气,除热。"

    ②《日华子本草》:"除烦,消宿食,开胃。"

    ③《纲目》:"消导米面诸果实积。"

    ④《山西中药志》:"健脾,消食。治食滞胀满,食欲不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谷芽"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佛手
    ·下一篇:谷精草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徐之才温病兼劳力过度木香附子汤封囟散张从正银杏无忧散桂枝茯苓丸大枣[图]秋季龋齿患者忌多食龙眼赤豆鲤鱼汤苦楝皮白梅花飞扬草独圣汤刺苋菜榕树退肿膏四柴胡饮生大蒜不能用来治腹泻缪希雍医案之二论肠结治法猪胰重唇鱼月桂子由跋首乌藤大独脚金消石犀角益中活血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